
攝:Alex Leung
文:方約恆
政府早前公布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初步構思,計劃強制僱主開設專項儲蓄戶口,每月供款額相當於全體僱員有關收入的1%,直至戶口結餘達到僱員年收入的15%,用以支付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以下簡稱為遣散費)。政府同時為僱主提供兩層資助,分擔僱主部分遣散費支出,並延長資助期至12年,涉及公帑估計達172億元。
可能以為取消強積金對沖,必定對打工仔女有利。少年,你太年輕了!正所謂魔鬼在細節,政府有關劃線前年資引致的遣散費的對沖安排建議,令打工仔女未享受到取消對沖的好處之前,已即時蒙受雙重損失。
首先,政府建議日後遣散費分開兩截計算:劃線後年資引致的遣散費繼續以離職時月薪計算,但劃線前的遣散費則改為以劃線時月薪計算。一般來說,打工仔女薪金會逐年增加,以劃線時(而非離職時)月薪計算,遣散費將會大打折扣,劃線前的年資越長,打工仔女的損失越大。
其次,政府建議僱主可提取劃線前及劃線後的強積金供款及投資回報,用來對沖劃線前的遣散費。根據積金局的資料,現時僱主的強積金供款平均只足夠抵銷遣散費的83%,政府建議僱主日後可以劃線後的強積金供款及投資回報用來對沖,將會令僱員的強積金權益有所損失,平均來說最多可達劃線前遣散費的17%。
例子一:
一名劃線前年資達6年的僱員,劃線時月薪為15,000元,如果劃線後一年被僱主遣散,離職時月薪為15,500元。根據政府的構思方案,僱員的遣散費只有70,333元,較現行計算方法少2,000元,而僱主可以劃線後的強積金供款及投資回報,用來對沖劃線前遣散費,令僱主供款只剩下37元,跟現時安排比較,僱員損失1,963元,而僱主則可少付9,713元。
例子二:
一名劃線前年資達10年的僱員,劃線時月薪為15,000 元,如果劃線後一年退休,離職時月薪為15,500元。根據政府的構思方案,僱員的長服金只有110,333 元,較現行計算方法少3,333元,而僱主強積金供款及投資回報將會被全數對沖,跟現時安排比較,僱員損失3,333元,而僱主則可少付11,083元。
從上述例子可見,政府有關劃線前遣散費對沖安排的建議,對打工仔女來說猶如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倘若僱員在取消對沖安排後一兩年內退休或被解僱,很大可能會得不償失,反而僱主就肯定可以減少遣散費支出。取消強積金對沖本來是撥亂反正,歸還打工仔女應得的權益,但政府的構思方案反而令僱員受損僱主得益,果然是一大天才設計。
工盟對政府初步構思的立場:
-反對削減僱員的遣散費及長服金權益,劃線前年資引致的遣散費或長服金,維持以離職時月薪計算;
-僱主不得以劃線後的強積金供款和投資回報,對沖劃線前的遣散費或長服金;
-要求政府提出方案,彌補僱員因劃線前對沖安排而損失的強積金累算權益(按估算全數涉及款項約400億元)。
原刊工盟團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