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國際勞工組織
日期:2020年3月18日
翻譯:全球化監察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最新評估,由於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經濟和勞工危機可能會使全球失業人口增加近2500萬。
但如果能有像2008/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那樣的國際協調的政策響應,那麼病毒流行對全球失業的影響可能就會大大降低。
一份名為《COVID-19和世界就業:影響和響應(COVID-19 and the world of work: Impacts and responses)》的初步評估報告指出,現在應該從三個方面採取緊急、大規模和協調一致的措施:保護工作場所的工人,刺激經濟和就業,就業和收入支持。
具體措施包括擴大社會保障、支持崗位保留(如提供短期工作、帶薪休假和其他補貼)以及財政和稅收減免(針對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此外,該評估還提出了財政和貨幣政策措施,以及對特定經濟行業的貸款和金融支持。
根據COVID-19對全球GDP增長可能影響的不同情況,在2019年1880萬全球失業人口的基礎上,今年失業人口的增長估計為530萬(最低情況)至2470萬(最高情況)。相比之下,2008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全球失業人口增加了2200萬。
如果從工作時間和工資減少的經濟後果來衡量,病毒爆發帶來的就業不足也將大規模增加。在發展中國家,轉向個體經營通常是工人面對變化的緩沖,但由於人員(例如服務提供者)和貨物的流動受到限制,這次可能起不到作用。
就業下降也意味著工人會損失大量收入。上述報告估計,到2020年底,損失將達到8600億美元至3.4萬億美元之間。這將轉化為商品和服務消費的下降,進而影響企業和經濟的前景。
有工作的貧困者預計也將大大增加,因為“經濟活動下降導致的收入壓力將壓垮收入接近或低於貧困線的工人”。 國際勞工組織估計,全世界將增加880萬到3500萬名有工作的貧困者;而今年年初的估計則是全球會減少1400萬有工作的貧困者。
國際勞工組織總乾事蓋伊·賴德(Guy Ryder)指出:“現在不僅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機,也是會對人們產生巨大影響的重要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危機。”他還說:“ 2008年世界各國結成統一戰線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使最壞的情況得到了避免。我們現在也需要那種領導力和決斷力。”
國際勞工組織還警告說,某些群體在就業危機中受到的影響會更大,從而加劇不平等。這些群體包括受保護程度較低和低薪的人,尤其是年輕和老年的工人。婦女和移民也是如此——移民由於缺乏社會保護和權利而易受傷害;低薪工作和受影響行業則主要雇傭婦女。
賴德總結說:“在當前這樣的危機時期,國際勞工組織有兩個關鍵工具可以幫助減輕損失和恢復公眾信心。第一是工人、雇主以及雙方代表的社會對話,剋服危機的措施想要得到公眾信任和支持,這點至關重要。第二是國際勞工標準,它們為著眼於可持續和公平的復蘇的政策響應提供了久經考驗的基礎。在這一艱難時刻,世界需要採取一切措施來最大程度減少人們受到的傷害。”
附加檔案 | 大小 |
---|---|
![]() | 407.33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