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場運動中,已經有人捨棄生命或是犧牲前途,去延續抗爭。革命之火,永不會熄滅。」— 香港酒店工會主席 Alex
雨果說,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八九民運被記載為學生運動,關於當中的工會角色卻鮮有人提及。除了爭取民主訴求外,八九民運的另一抗議是針對官員以權謀私的「倒賣」行為,從而達致經濟資源的平均分配。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下稱工自聯)。成立最初只有數十人,主力配合學生行動,參與文宣和後勤工作。但到五月中旬學生組織陷入低潮之時,工人逐漸成為運動中堅力量,他們在全國招募會員,據華爾德和龔小夏的研究,全國多於15個省市有獨立工人組織,會員人數多於20000人。工自聯在北大廣場站的第一個宣言,更表明如果國務院拒絕回應學生的政治訴求,即會發動全市工人罷工。雖然工自聯最終因中共的血腥鎮壓而覆亡,但工人運動無可否認是運動中的關鍵部分。
在香港風雨飄搖之際出現的「工會戰線」,居然與31年前的工自聯面對相似的處境。反修例示威的街頭戰線因警暴升級而陷入瓶頸,而運動所爆發的社運能量,催生了大量新工會,喚醒了香港的勞工主體。醫護將職場議題連結政治訴求,以工業行動逼使政府讓步,展示以工會作為基礎,罷工作為手段去抵抗暴政的方式。而政府威脅清算罷工醫護、拘捕工會幹事也反映了政權的打壓已波及工會。此時處身於香港抗暴前沿的新工會,可謂是有如八九民運時的工自聯般,肩負起時代重任。本期六四專號訪問了香港酒店工會主席 Alex ,了解他對六四的認知和投身工會事務的初心,並從中窺探在不同時空、地方出現的兩代工會,命運如何相逢交錯。
六四是民主啟蒙 鎮壓臨近香港
出生於95年的 Alex 並沒有經歷過六四,初次接觸這個議題,是經由中學老師的教導,後來雖然也會悼念,卻沒有甚麼實際行動,整體感覺不大。雖然未曾親歷其境,或是目睹血腥的六四現場,卻他認為六四是他的民主思想啟蒙。經歷過去一年的反送中抗爭, Alex 坦言他感覺六四正臨近香港。
被問及近年的六四晚會爭議,Alex認為記住六四最主要的意義,是去捍衛一種抗暴的價值:「六四是人權問題,除了議題本身,我們應要如何捍衛這種普世價值,繼續發聲,才是最重要的。」他補充發生在香港主權移交前夕的六四,撕破了中共的假面具,但當時本土意識仍未普遍,香港人捍衛家園的決心不夠大,所以很多人移民。
極權臨近 和平示威已陷入末路 抗爭才有出路
Alex 指香港現時遭受的打壓,和中國愈來愈類近:「現時的香港政府,以各種手段如暴力鎮壓和文字獄,去打壓爭取民主的人民,並將政治考慮凌駕言論自由。例如他們稱老師和記者為『黑教』和『黑記』。這種批鬥專業的行為,像極了文革。」他又認為,在極權臨近的年代,已容不下和平示威的選項,六四時的學生和香港抗爭者一樣,起初都以為和平示威可以解決問題,但換來的只是血腥鎮壓。「不論如何,政權都會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帽子,扣在反對者身上。任何的反對聲音,換來的也是無窮無盡的打壓。和平與武力,於政權眼中也無異。」
中大和理大兩場戰役,是對於 Alex 而言,香港最接近六四重現的時刻。談及中理大, Alex 對當時槍林彈雨、戰火不絕的畫面,仍然歷歷在目:警察和軍人,廣場的學生與校園內抗爭者,在不同時空與地點,居然面臨極為相似的命運。「那天我完全睡不著覺,前線抗爭者根本沒有充足的裝備,去面對全副武裝的警察。」他認為兩件事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即使示威者與政權的武力極為懸殊,也無阻他們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
籌組工會 延續抗爭 重建本土意識
「我很痛心,不想再見到犧牲。只要我們人數夠多能夠發動罷工,就可以不需槍彈,也能撼動到這個政權。」抗爭者在街頭巷戰中的慘重傷亡,也是驅使 Alex 籌組工會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勞工是社會中最大的群體,像是在香港就有400萬名勞動人口。只要勞工階層團結起來,就可以凝聚強大的反抗力量,發動罷工而脅逼政權。除此以外,他認為工會也在形塑港人的抗爭意識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Alex 指出港人慣在遇到問題時,才會想辦法解決。工會組織便是為了未雨綢繆,為日後抗爭做好準備,並重構本土意識。
「發動罷工,是本地抗爭最有效的手段。香港的工會同時需要連繫國際,團結全球的力量抵抗暴政,逼使他們還政於民。」隨著政權打壓力度愈來愈大, Alex 認為香港人要加入工會,凝聚力量,做好罷工抗爭的準備,同時亦需要面向國際。
當年的工自聯,與香港現時的新工會,同樣站在抗暴前沿。近日政府擬實施「港版國安法」,進一步撕毀一國兩制協議, Alex 也代表酒店工會,頻頻在街頭擺街站、派傳單講解惡法之害,像極了當日在八九民運中熱心參與文宣工作的工自聯。對於香港的時代革命將何去何從, Alex 說;「在這場運動中,已經有人捨棄生命或是犧牲前途,去延續抗爭。革命之火,永不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