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勞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挺身抗議同工不同酬 天晴邨清潔工:只想拎返自己應有嘅嘢

$
0
0
內容: 

(獨媒報導)政府於2019年4月1日起推出新的外判評分制度,增加工資所佔比例,以改善工人被剝削的情況。惟天水圍天晴邨清潔工的合約訂於新制推行前,令他們的月薪與其他屋邨的清潔工出現差距。天晴邨清潔工不滿同工不同酬,早前向房屋署遞交請願信,又發起聯署行動,以示抗議。

50多歲的清潔工容姐和詩姐,自2008年開邨便在天晴邨工作,一直辛勤盡責,今次毋懼秋後算賬,堅持出來發聲,只是想爭取應有的權益。她們批評外判商雅居漠視工友苦況,又斥房屋署推卸責任,要求盡快落實劃一工資和提供補貼,以及改善防疫裝備。元朗區議員郭文浩指,工人和工會將會於本月約見房屋署。

IMG_3099

疫情期間工作量大增 「一磚一瓦我哋都要洗」

清潔工們昨日於天晴邨擺街站,收集街坊聯署及派發單張。不少街坊停下聆聽她們的現況,也願意簽署支持爭取同工同酬。

容姐是邨內60多名工友的「大家姐」,「每日要安排人手同工作,基本上咩都做,唔夠人就自己上。清潔唔係咁簡單,有好多繁複嘅嘢,例如垃圾機會壞,就要叫師傳去整。」詩姐則表示,每天早上6時半開工,下午休息幾個小時,晚上再開工,每日工作8小時。

在疫情下她們的工作量大增,容姐大嘆辛苦:「做到冇停,疫情之前一個月洗兩次樓,而家一個月四次,上個月晴雲(樓)就因為(有)確診洗咗四次,啱啱洗完都係要重新洗。」詩姐也指疫情期間的垃圾量多了一倍,「天晴邨一梯24伙,比其他邨多三倍人,平時一晚倒15桶(垃圾),而家最誇張有30桶。倒樓唔夠時間做,有啲工友自己下午返嚟做咗先。」除了洗樓和倒樓,整個屋邨範圍也要清潔,例如抹窗、升降機和遊樂場、打蠟等。「每一塊瓦每一塊磚頭,都係要我哋做。」容姐也會親身上陣做「dirty team」,清洗確診單位或有死者的單位,「驚啲細嘅唔敢去,都係自己去。」郭文浩也表示衞生署沒有調配人手處理,全都要工友自己做。

詩姐(左),容姐(右)
(左起)詩姐、元朗區議員郭文浩、容姐

工作量增加,也導致她們身體上出現勞損。詩姐指因步行太多而令大腿抽筋,而屋邨垃圾桶都比較高,令工友倒得很吃力,有時垃圾桶太滿就要彎腰撿起地上的垃圾,日積月累令全身痠痛不已。她笑言:「我哋阿姐買膠布比任何人都叻,膊頭貼兩張,膝頭又兩張,腰貼一張,五、六張一日,咁就冇咗五、六十蚊。」每逢大時大節時,垃圾也特別多,比平常要用多4小時倒垃圾,凌晨2時才能收工,容姐指有工友「執到坐喺後樓梯喊,喊完再做過」。她也表示有時要出動家人幫忙才能完成工作。

裝備不足仍緊守崗位 冀獲保護物資及勞損津貼

她們表示,疫情剛開始時並沒有任何裝備,只得每日一個口罩,詩姐說:「上次去房署嘈完先有4個口罩,其他邨都係得1至2個。其實口罩我哋都買得起,但係係一種關心囉,睇到對員工嘅態度係點,員工應該係公司資產嘛。」容姐也指防護衣太厚太焗,「未做都焗死,有啲人咪寧願唔著。」她們都希望可以有輕便透氣的保護衣。郭文浩指,這體現到房屋署無任何機制去補貼工友,「物資支援同勞損津貼係最基本保障,口罩呢啲應該唔使拗都有㗎嘛。」

即使裝備不足,她們依然緊守崗位,全因「責任」二字。容姐回想:「初時好驚,個個話有菌,冇人做,唔想傳染家人。」詩姐認為自己對工作有份執著,「係責任,拎咗份人工,就要比人做得更好,做好啲人哋就唔會染到病,咁自己都唔會染到。我唔做邊個嚟做呀?都係第二個上,人哋家人都會擔心。我做咗咁耐,知道點保護自己,如果新人咩都唔知仲易中招。」

IMG_3137

月薪差距達3000元 「佛都有火」

然而,辛勤工作卻遭不公平對待,容姐和詩姐都很憤慨。詩姐指她們的合約由2019年4月1日至2022年,月薪為10,197元,同屬外判商雅居的天耀邨清潔工,在新制下月薪比她們多約3,000元。她們原以為外判商會調整,怎料只是根據房署機制加了270元,加完才僅僅過萬,外判商漠然推說是「合約問題」,叫他們找房屋署。詩姐感到不解又憤怒:「點解對啲員工咁樣?咁冇良知,佢哋賺十幾萬,幾千蚊對佢哋嚟講只係百分之幾,濕濕碎,對我哋嚟講個比例係三、四成,一年就少咗4萬。我哋冇要求多過人哋,係而家相差太遠。」她們質疑外判商「食水深」,大罵「佛都有火」。詩姐又批評房屋署推卸責任,完全不顧慮清潔工的苦況。

街坊情誼非金錢可衡量

在人情如紙薄的商業社會,工友們卻建立起深厚的情誼。詩姐指,外判公司經理曾對她說「呢度少錢咪轉去第二度囉」,但由開邨至今12年,工友之間以及和邨內街坊的關係,非金錢可以衡量。「我離鄉背井,同兄弟姐妹都冇咁親,我哋仲好過姐妹情,十幾年嚟日日見面傾偈,得閒又會幫手照顧小朋友,呢啲唔係錢嘅問題。」容姐也指曾想過走,「但係有班好姐妹,都係唔捨得。」

工友堅持發聲 要求房署劃一工資

她們都表示很想爭取到新舊約劃一工資,詩姐說:「我哋要求好低微,好多工友都自力更生,唔想拎綜援,唔想小朋友被標籤。而家物價、通脹咁高,出嚟幫補家計,政府應該鼓勵呢班人,政府負擔輕咗,我哋仔女又會開心,覺得媽咪好叻賺到錢,我哋只係想拎返自己應有嘅嘢。」

她們指,街坊經過工友街站,都會送上鼓勵,也會為她們感到忿忿不平。協助組織行動的郭文浩表示,希望有更多街坊關注和支持,也希望透過談判解決問題。他期望在10月內聯同工會和工友,以及區內其他屋邨面對同樣情況的工友,一起約見房屋署,要求他們回應工友的訴求。他也指有工友擔心被秋後算賬,但認為「工友只係講真相,而且佢哋企出嚟係幫埋其他舊約工人發聲,我哋都會齊上齊落,一齊開會一齊行動。」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