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昨日宣佈,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定,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委任議員」資格,民主派其餘議員亦隨即宣布總辭。事實上,從當日政權以「疫情」為籍口,取消立法會選舉一刻起,所謂的議會已經毫無認受性。「議會戰線」,亦不過是苟延殘喘。政權決定進一步撕破「法治」面具,逼使原本決定「留守」的溫和民主派亦決定總辭,當日民主派內部所爭論的「去、留」問題,其實已有定論。此刻我們真正需要警醒的問題是:政權消滅了議會後,下一步會是甚麼?
回想不過數個月前,民主派成功舉行初選,參與人數超過六十萬人,大有「光復立法會」的聲勢。結果政權強行以《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取消選舉,邀請原有立法會議員「留守議會」,將選舉「延期一年」,結果引起民主派內部間就「去、留」問題的爭論。另一邊廂,政權在這數個月間連番出手,針對不同界別、組織、工會進行清算、批鬥。政治打壓愈演愈烈,抗爭形勢急轉直下。政權如今再出手直接打碎留在立法會中的政治花瓶,其藍圖已經昭然若揭。政權的目的,就是在這一年之間,將香港的公民社會連根拔起,不論是議會、工會、專業界別、民間組織統統被視為「反對派溫床」,在一年之間將其逐一擊破。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須再解釋「委任議會」的荒謬,更無謂再以法理角度理解「取消議員資格」的不合理。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並非僅僅決定總辭的民主派,也不是淪為真正橡皮圖章的立法會,而是整個社會正在面臨的「鉅變」。過往的常識、邏輯、法理正在急促地被清洗、轉換,而且不單是在立法會內發生。當小學教師因為一份教導學生何謂「言論自由」的工作紙而被釘牌、港台記者因為調查7.21事件而被拘捕,可見不論是議會、教育、傳媒,還是司法系統、工會戰線,統統都是政權會在這一年間統戰、攻佔的陣地。
這就是我們在這一個月間,不斷強調「專制取代專業」,不同界別間唇寒齒亡,必須互相支援的原因。參與罷工的醫護,同樣正在面臨醫管局的秋後算帳。在議會被消滅之後,在抗爭運動中誕生的工會戰線,絕對可能成為政權的下一個目標。我們必須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因為剩下的時間、空間,可能不多了。
德國神學家馬丁.尼莫拉於二戰過後的懺悔文,相信大部份人都有看過。但在此刻,仍然不妨重溫以作警剔:
起初,納粹抓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沉默了,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抓猶太人的時候,我沉默了,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抓工會成員的時候,我沉默了,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抓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沉默了,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
最後當他們來抓我時,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