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勞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武肺攬炒經濟 邊個負責「共渡時艱」?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對打工仔而言,2020年是十分艱辛的一年。政府施政無道,抗疫無方,令大量員工被裁、減薪以及被逼放無薪假。職工盟早前邀請到政策研究員方約恆先生,與大家探討2020年各種經濟指標,令大家更掌握各行各業的情況。

失業率急升 旅遊業首當其衝

整體而言,在武漢肺炎下,香港2020年第二及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收縮9%,預計全年經濟收縮6.1%。而去年失業及就業不足人數均暴升超過一倍,九月份的失業人數超過27萬人(7%),而八月份就業不足人數接近17萬人(4.3%)。

在眾多行業之中,最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為旅遊、娛樂、零售及飲食業。2020年整體訪港旅客人數較2019年1月暴跌超過99.9%,令到跟旅遊業有緊密關係的行業大受打擊。以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為例,其第二及第三季的失業率從5%飆升至超過14%,零售業第三季失業率亦升至9.3%,而藝術、娛樂、康樂服務的失業率均超過10%。

百業蕭條 窮人失業 地主收租

按照常理推斷,隨著零售業受到重創,鋪位租金理應會隨之而下降。但翻查資料,儘管零售業的銷售額自2019年1月起收縮了超過40%,但同期的零售業樓宇平均租金只下跌了12%。同時,街鋪空置率則從2018年第三季的5.6%升至2020年第三季的12.6%。反映到租金並沒有因著疫情而調低至合適水平,以致出現有大量鋪空置,卻沒有人租的情況。所謂的「共渡時艱」,只是富人剝削員工的巧言,在真正有需要時,卻從未見富人會一起「共渡時艱」。

早前樂施會報告亦指出,疫情對窮人的傷害遠遠大於富人。當富有的人可以在時間內收回疫情期間的損失,但最貧窮的人口卻需要超過10年時間才能復元。以香港的情況為例,在一眾打工仔面對減薪、失業時,新鴻基地產截至去年六月全年仍有235.2億盈利,甚至與去年同期比更有19.6%増長,而長和截至去年六月半年有130億元盈利,其他地產商例如新世界、恆基、領展等亦有一定盈餘。

樂施會的報告讓我們發現,原來所謂疫情帶來衝擊,僅僅是對弱勢社群而已。歷史告訴我們,每當打工仔的人工福利因經濟不景而被削減後,最終都無法回復到原本水平。但在另一邊廂,對於掌管世界大部分財富的人而言,他們的財富卻順應著疫情而再度增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