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勞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教局失職,教師揹鑊?——教師突遭追討十多年前署任津貼

$
0
0

教協及葉建源議員辦事處於本學年開始至今四個月,連續收到接近二十宗資助中學和教師的求助,教師突然遭追討十多年前署任較高職級的津貼,理由為教育局最近覆核時才發現當年錯誤發放津貼。遭追討款項最高多達十萬元,所有類似個案遭追討款項估算合計約五十萬元。教協認為此乃教育局嚴重行政失當,「令人做多咗嘢但唔俾錢」,是逃避責任。教協已就此事去信香港申訴專員公署,要求申訴專員調查,亦呼籲受影響教師盡快聯絡教協尋求協助。

近月學校及教師求助個案,皆與教育局突然向學校指出當年錯誤發放署任津貼(Acting Allowance)有關。教育局要求學校發還十年多前多付的津貼額,學校亦被迫向曾獲這些署任津貼的教師追討有關款項。教協估計受此事影響的學校及教師廣泛,問題有加劇的跡象。

教局行政失當,未經審核亂發署任津貼逾10年

學校因有較高職級的職位空缺而安排校內教師署任,教師在原來的工作上被加派較高職級相應的職務。在教師正式署任前,雙方通常已有共識教師可獲署任津貼(Acting Allowance),學校再向教育局提交申請表以支付該名教師署任津貼。而在過去十多年來,教育局皆沒有仔細審核學校的申請便發放署任津貼,直至2013年4月19日引入額外的電腦系統,才發現出錯,導致教師現在才知道其多年額外工作原來沒有獲得相應回報。

《資助則例》不清晰,學校誤墮署任陷阱

受影響的資助中學教師均是署任助理教席(AM)或高級助理教席(SAM)。學校安排教師署任這些職級後,向教育局申請發放署任津貼,而教育局照發無虞。可是,《資助則例》沒有明確說明這貌似晉升職級(AM/SAM)的署任津貼安排,直至最近教育局在追討款項時才表明此等署任不獲發署任津貼。教育局在十多年後才告知學校要求發還津貼,但學校管理層可能早已轉換,無從查證和追究。

資助中學教師如要擢升為助理教席(AM)或高級助理教席(SAM),都需要先符合教育局規定的晉升條件如有足夠的年資及完成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指定的訓練課程,且晉升後,教師的薪級亦有所提升,這很容易令學校誤以為有關教席如其他晉升職級一樣可安排教師署任並向教育局申請署任津貼,不少學校可能因而墮入陷阱。

僱主出錯,僱員賠錢?教育局可置身事外?

教協認為,前線教師是今次事件最無辜的受害者。教師署任較高職位,承擔責任更重,得到較高的報酬無可厚非。答應了署任,承擔更繁重工作多年才被追討署任津貼,「叫人做多咗嘢但反口唔俾錢」,給人被騙、被「走數」的感覺。教協質疑,向教師追討多年前的署任津貼,可能已構成違反僱傭合約。

教協要求教育局停止卸責,並為其嚴重行政失當致歉。同時,教協要求教育局,立即與受影響學校及教師商討妥善解決此事,不應要求最無辜的前線教師退還署任津貼。

教協已去信香港申訴專員公署,促請申訴專員主動調查教育局就上述事件所引致的行政失當和應承擔的責任;亦已去信邀約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商討解決方法。教協正研究協助受影響的教師將個案提交勞資審裁處仲裁。教協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將尋求在立法會跟進,要求教育局妥善解決事件。

教協會呼籲被要求還款的教師及學校,在決定是否同意還款前,先與教協會權益及投訴部聯絡,尋求協助。(教協權益及投訴部熱線:2780 7337;電郵:r-complaint@hkptu.org;Facebook:教協(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