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樂施會「基本生活開支」研究報告,要維持家庭的基本均衡營養,及按香港現時供養系數(一個工人出來打工需供養多一位家庭成員),將所需月薪化作時薪計算,時薪40元才能應付起碼的生活需要。
如果將最低工資調整至時薪40元,只佔整體薪酬開支0.9%,更只佔本港生產總值0.2%。這個輕微數字不可能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相反,這些給予基層的薪酬增幅,很大部份將會用於日常消費,從而推動市場內部需求。很多外國調查均可見,合理薪酬增幅不單無損經濟,相反可有助帶動經濟發展。
增加最低工資時薪40元,是否會相應推高通脹,令工人自食其果呢?統計處數據顯示,導致通脹的兩大主要元兇是租金及輸入食材增幅,工資因素微乎其微,不要再人云亦云,拿最低工資作代罪羔羊。以飲食業為例,即使時薪增加至40元,假設僱主將所有薪酬開支轉嫁消費者,一個40元的午餐亦只需加價不足3毫子。
香港的人均生產總值(GDP),媲美全球各地先進經濟國家,已達42422.9美元。GDP相較香港還要遜色的日本及英國,最低工資水平分別為62元及67.4元,高出香港大約一倍。香港最低工資水平嚴重滯後,未能發揮拉近貧富差距的作用,由此可見。
最低工資經歷逾10年爭取始訂立,勿忘初衷,就是為了消除低薪剝削。除非我們接受,香港是一個有強權無公理的社會,除非我們接受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除非我們接受社會對於弱勢群體其沒有道德責任,否則,最低工資調整至時薪40元,有何不可?請用文明來說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