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勞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在時代挑戰中接下希望之棒 專訪職工盟兩代主席

$
0
0

一個夏天,兩個選舉;兩個不同的結果帶來不同氣象,職工盟走過一個不平凡的夏天。七月,有職工盟執委會換屆選舉,見證了新主席的誕生;九月,又經歷了秘書長李卓人在立法會選舉中痛失議席。時代巨變,職工盟新舊主席潘天賜和吳敏兒,他們又會如何回應?

潘天賜、吳敏兒,兩位風格迥然不同的領袖,在不同時代帶領着香港的自主工運。人稱「校長」的潘天賜,在當選職工盟主席前曾任教協理事,從事工人運動數十載。「校長馳騁工運圈多年,經驗老到、成熟穩重;從他主持會議的功架可見一斑。加上他對社會議題的分析透徹、觀點獨到,是極具信服力的領袖。」Carol扼要地道出很多人對校長的印象。事實上,「穩打穩紥」亦是校長的管治理念。校長總結任內工作時,仍不忘司徒華先生的教晦︰「華叔在生前常寄語後輩,搞工會最重要是人和錢。所以當我出任職工盟主席期間,也以發展會員人數和財政穩健為己任。幸好,幾年間我在這兩方面的工作薄有成績。最令我欣慰的,是見到屬會開始對增加會員和收入着緊。」談吐溫文的校長儼如穩重的慈父,在過往兩個三年拼為職工盟這個家打好根基。校長卸任主席後,獲選擔任職工盟會長一職,在不同崗位支持工運。

如果說校長是慈父,Carol吳敏兒就是戰友。「作為領袖,我永遠以群眾的利益、大局為先,並以身作則,希望為大家作示範,感染更多人參與。」這就是Carol的領導哲學︰她不是號令天下的將軍,卻是與你並肩作戰的戰友。「Carol的實戰經驗,比我還要豐富。」校長眼中的Carol,是「戰鬥力」很強的領袖︰「從她過往在多宗與公司周旋到底的訴訟,包括反對資方歧視工會和爭取延長退休年齡,以至「行李門」抗爭中,均可看到Carol與群眾一起拼到底的意志。」

面對未來的挑戰,兩位不約而同地指出年輕化是職工盟的首要目標。校長認為選出一位年輕主席是邁向年輕化的重要一步︰「選出年輕主席,正好為工會年輕化奠下基石,亦鼓勵青年會員參與工運。」

Carol則認為工會需要與時並進,掌握時代脈搏︰「現今科技發展得很快,我們需要不斷更新傳訊方式,以切合會員需要。當然,搞工運萬變不離其宗,組織還是最核心的工作。職工盟的組織手法要追上時代,並結合過往經驗,做好三年拼的各個目標。」

Carol當選主席未幾,便要面對李卓人在立法會選舉中意外飲恨這挑戰。受訪時固然難掩失落之情,但作為負責任的領袖,兩位新舊主席意志堅定,把目光放到四年之後。校長強調︰「敗選當然是一件壞事,但我們如何將壞事轉化成好事?這次失利,原因是我們的會員人數和組織票未足以讓李卓人當選。日後,我們需加把勁抓住會員。」而Carol則認為職工盟需要求變︰「雖然輸了議席,但絕不能失去希望。我們必須痛定思痛,反思如何做得更好。日後,職工盟必須加強與工黨合作,在政策倡議上仔細分工,以擴大兩者在社會運動中的協同效應。同時必須強化組織工作,減低對議員的依賴。四年後的選戰,要從今天開始。」

被問到港人的政治意識不斷提升,勞工彷彿已淪為次要議題,兩位異口同聲,絕不苟同:「勞資關係至今仍不平等,雖然職工盟過往在爭取立法最低工資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政府依然偏袒資本家,勞資矛盾仍然普遍存在。我們仍要努力去消除這種矛盾。」校長這段分析總結了他數十載的工運經驗。「我們需要擴闊想像,其實所有受薪僱員,不論職業和職位,都是打工者。他們在職場中均受到剝削。勞工議題不被關注,不代表勞資矛盾不存在。我們就是要讓所有打工者意識到消除這些剝削的重要性。」

兩位主席、兩種風格、兩套思維。一位重視扎根、一位着眼創新。但兩位均義無反顧,以組織工會,壯大獨立工運為己任。儘管路途艱辛,他們定必會並肩而上,以穩健的根基作後盾,持續革新,帶領職工盟迎接未來每一個挑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