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林鄭月娥於今日出席勞工界新春酒會,並擔任主禮嘉賓。職工盟認為香港工人正處於水深火熱,心中只有紅紅怒火,何慶之有!?現時香港工人備受長工時、低工資困擾,政府至今卻拒絕立法標準工時和集體談判權,我們內心只有憤怒,沒有絲毫跟特首一起慶祝的心情。因此,職工盟來到酒會場外抗議,要求特首立即正視工人的訴求。
香港工人長期面對工時長問題,工作與生活極度失衝,但林鄭月娥上任以來,卻一直拒絕承諾改善,令人氣憤。按瑞士銀行UBS 2016的調查顯示,香港工人平均工時逾50小時,名列全球之冠,情況非常嚴峻。長工時問題不單損害員工健康,破壞家庭生活,更導致嚴重意外傷亡及交通事故,威脅市民生命安全。巴士業職工會聯成立以來,致力從道路安全出發,不要疲勞駕駛,要求運輸署改善巴士車長工時指引,但運輸署卻一再拖延,直至去年9月深水埗及上個月的大埔道致命巴士意外後,運輸署才推出修訂。但令人忿怒的是運輸署竟容許巴士公司實行14小時特別更,即是縱容巴士公司永續疲勞駕駛,置市民的安全於不顧,實在令人髮指!
林鄭月娥上任以來,一直迴避標準工時的立法訴求,亦未有交代如何跟進上任政府委託「標準工時委員會」所做的諮詢及研究。由梁振英於政綱中承諾「推動標準工時立法」,到後來變成只是研究和諮詢,到現在林鄭月娥更連「提也不提」,反映她對勞工缺乏應有承擔。
另一項讓香港工人有切膚之痛的,是政府至今仍未恢復集體談判權,這筆債足足欠了香港工人二十年!二十年來,貧富懸殊持續擴大,至2016年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已升至0.539%,再創歷史新高。由於廢除了集體談判權,資方可單方面決定薪酬待遇,令僱員的工資長期受壓。香港社會財富不斷增長,個餅是愈做愈大,但工人只分得餅碎。統計資料顯示,過去20年,香港人均生產總值增加近80%,但實質工資累計只增加7.8%,平均每年增幅不足0.4%。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就是源於集體談判權廢法之後,僱員失去了應有的議價能力。
薪金長期受壓的惡果,便是很多僱員要長時間工作,才能勉強夠錢養家。前面所講的深水埗致命交通意外,轟動全城,該名巴士車長被揭發日做14小時休息不足,背後原因就是底薪太少,被迫連續加班、「賣血」才能維持生計。由此可見,失去了集體談判權,工人欠缺公平議價能力,於是被迫捱騾仔不斷追趕吊在木棍上的紅蘿蔔。但是壓迫越大反抗也越大,九巴月薪車長在工資長期低於司機工資平均數的狀況下,以葉蔚琳為代表奮起以自發形式進行抗爭,抗議九巴的假優化工資方案。事件亦揭示沒有集體談判制度,工人往往只有透過集體行動去爭取權益,相反如設立集體談判權,勞資雙方便可透過日常談判機制處理分歧,也可為勞資關係帶來穩定的作用。
早前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發布2017年度「全球十大不快樂國家或地區」調查,結果顯示香港與戰亂頻頻的國家如伊朗、伊拉克等同時打入頭十名,香港排名第七。我們相信,這與香港工人長期處於長工時、低工資、沒有集體談判權、沒有工作尊嚴,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我們要求特首林鄭:
1. 立法標準工時,使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杜絕不人道的超長工時剝削;
2. 恢復集體談判權,還給社會一個公平的勞資關係,還給工人應有的尊嚴和尊重。
香港職工會聯盟
2018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