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ITUC)是全球最大的跨國工會組織,規模遍及161個國家。自2014年起, ITUC 每年都會就各地的工人權利作研究,探討各地人民的權益狀況,並出版全球權利指數(ITUC Global Rights Index)報告。指數分為1-5+,Rating 1為只有零星權利侵害,主要是歐洲國家,包括德國、芬蘭、荷蘭等;而Rating 5+則是法治崩潰而毫無權利保障的評級,例子有蘇丹、也門、巴勒斯坦。
全球情況
報告指出2020是全球勞工權益倒退的一年。不論來自政府的打壓,還是僱主的限制,對勞工權利的侵害都是7年來的新高,當中不同國家對於阻礙工會成立以打壓勞工集體談判權和罷工權尤其明顯。在144個國家中,有85%(123個國家)以禁止示威、罷工,並以大規模搜捕方式或暴力方式打壓工人的罷工權。另外,亦有八成國家(115個國家)以解僱工人代表方式違反集體談判權,當中最惡劣地區為中東及北非。
對比往年2019的報告,本年整體的權利狀況有惡化趨勢。往年有86個國家對工人註冊工會有所阻撓,而今年增至89個國家有此行為。而打壓言論自由的地方由54個升至56個,新增2個地方,包括土耳其和香港。
香港情況
香港的評分為沒有權利保障的 Rating 5,即對勞工權利「毫無保障」,即使法律有明文規定勞工的權利,但從來未有落實到工人身上,而且專制政府屢屢打壓勞工,和中國、阿富汗、伊朗、巴西、印度、菲律賓等地方並排。報告特別提到,香港示威者遭受來自警方的不合適的武力對待,當中包括15,972發催淚彈和大量橡膠子彈、海綿彈、布袋彈等,公然違反國際法。而至少6943個示威者因參與集會示威被捕,當中更有被捕者受到性侵,及在拘留期間被阻礙面見律師,反映示威者訴諸司法的機會有所限制。另外,報告都指香港的集會及言論自由被限制。例如在2019年6月至12月間,香港警察以《公安條例》反對了47場公眾集會,違反了和平集會自由。另外,8月23日,機管局以法庭禁制令禁止在機場示威,因此職工盟原本計劃8月26日在國泰總部外的集會,抗議國泰無理解僱和反修例示威有關的職員,被迫改到遠離工作地點的中環舉行。
除了整體狀況惡化,香港的國泰港龍航空更被列為是侵害勞工權益的公司之一,報告提及到國泰港龍航空公司於2019年8月21日解僱港龍航空公司空勤人員協會主席施安娜的。公司取得她的社交媒體帖文的屏幕截圖,包含支持社會運動的帖文,在要求她確認是她的帖文後,沒有給出解僱的正式理由而解僱了她。此外,在8月5日大罷工之後,中國民航局向國泰航空施加壓力,向國泰發指示,禁止國泰員工參加「非法」活動,要求國泰彙報有參與民主運動的員工名單,並禁止有關員工飛越中國大陸領空。國泰最終屈服於中國壓力,並警告員工禁止他們與抗議活動有任何關係。中國民航局的禁令產生了連鎖反應,限制了航空業集會和言論自由的權利。截至2019年11月,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香港航空和香港機場管理局已經有37名員工因與抗議活動有關而被解僱。
此外,在香港,對勞工的監視和限制也大大增加。國泰航空在2019年8月9日中國民航局的航空禁令的壓力下修改了其社交媒體政策,允許管理層在社交媒體上監視其員工的帖文,又設立同事間舉報機制,嚴禁員工發表任何和政治有關的帖文,限制員工的社交媒體使用,即使該社交媒體與工作無關,也都要遵守上述政策。剛才上文提到的施安娜被解僱事件,正正是她的個人 Facebook 帳戶帖子分享了對於抗議活動表示同情,並被經理指責她在人 Facebook 創建了「連儂牆」,但這個「連儂牆」其實只是他人在她的個人 Facebook 上發佈生日留言。
事實上,以上航空業的例子只是最出眾最廣泛得知的例子,而以上對勞工的監視限制和解僱個案並不只限於航空界別,而是存在於各行各業。其實在2019年,這份講述權利被剝削的報告,有關香港的段落只得一小段,但到了2020年的報告,香港的段落大幅增加,可見香港的民權狀況在過往一年間惡化不少。雖然報告集中講述勞權,但著墨在反送中抗爭中的篇幅亦不少,顯示勞工與抗爭運動的密不可分,亦反映國際社會對香港議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