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勞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中港關係培訓課程(一) ——何謂階級

$
0
0

講者:梁國雄(長毛)
日期:2016年10月17日 
筆錄:周錦豪

要認識階級,首先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階級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一個社會結構,但階級本身並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從不同的社會模式中衍生出不同形態,如古代就有奴隸與奴隸主這兩個階級。在現時資本主義模式的社會中,就有資本家和勞動階級這兩個階級。

勞動僅換來餬口生活

「資本」是資本家或資產階級的身份象徵,資本並不是指金錢或資產,而是指用於透過不同的生產或經濟活動的資產,而在原有價值之上生產出更多或額外的價值,即是製造利潤的成本,它可以是金錢或生產需要的器具。資本在「資本主義」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如奴隸就是奴隸主的生產資本。「勞動」就是將本來沒有使用價值,只有交換價值的事物,透過不同種類的生產活動,加工成對人類存在使用價值的東西,並從中增加物件的交換價值。

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就是透過運用手頭上的資本,購買生產工具、材料及勞動力,透過進行生產活動和交易,不斷製造利潤,並以此為生的人。勞動階級,就是這些資本家透過用資本,購買人的時間,為資本家進行生產活動而形成的階級。工人則透過體力、思考、情感等不同形式的勞動維生。不過,除人力以外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都被資本家壟斷。而且在工業革命之後,科技發展加速生產過程,令工人的時間隨著科技進步對資本家來說越來越有價值,生產成本也越來越低。因此過往從事個體生產的人,就被大規模或工業化生產邊緣化甚至淘汰,需要依賴出售自己的勞動力,為資本家生產以維持生計,令勞動力成為了商品。勞動階級的生產成果,則全權操控於資產家的手中,工人對生產成果的擁有權被剝奪,只能再付出金錢購買生活需要的用品,形成異化勞動。

香港——扭曲的「獅子山精神」

在過往甚至今天的香港社會,人們都高舉香港人充滿拼勁的「獅子山精神」,認為只要我們能夠努力發奮,就能夠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中力爭上遊,達致「向上流動」這個人生的終極目標,脫離勞動階級。不過,現時階級的流動已經漸漸進入停頓,並且出現「階級世襲」的情況。這是因為現時全球絕大部份的社會資源,都被少數的大資本家和財團操控,而勞工階層的勞動成果,則要經過資本家一層一層的壓榨之後,才能到達工人手上,加上現時金融經濟掛帥,金融資本的快速流轉令物價不停上升,加速環球經濟的發展週期,工人無法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改善生活質素,甚至越來越差,勞動階層的生活愈來愈艱難。
要反抗這個不公義的情況,勞工階層首先要拋開「沒有資本家,我們的生活就沒有保障」的想法。資本家為了繼續維持自己的地位,刻意營造出一種錯覺,令工人以為自己必須依賴資本家才可以生存。不過,資本家其實必須依賴工人為他們生產,製造利潤才可以維持生活,因為沒有工人的勞動,資本就無法產生出使用價值,資本家無法快速地從中獲取利潤,令他陷入被其他資本家淘汰的危機。不過,假如工人只單憑自己的力量對抗,面對掌控大量社會資源的資產階級,要重奪勞動成果十分艱難。工會的存在就是要團結工人的力量,讓工人群眾在資本家手上奪回應有的生活尊嚴。

總結:階級自覺 爭取公義

儘管我們以上列舉了許多不同的分析,但假若處身於勞動階級的人,自身無法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現時身處的困境與社會制度和階級有關,階級其實就「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因為階級是一種自覺,一種不可用肉眼看見的存在。如果我們自身沒有一種被階級制度不公的自覺,那麼不管階級的差異製造了多少剝削,對於改變現狀都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我們希望參與這節課程的學員,能夠認識階級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令勞工階層的生活陷入困境,加入工會,團結力量對抗資本家的壓迫,重奪我們應得的勞動成果和尊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3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