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勞工
Viewing all 163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成功爭取!新翠邨清潔工計劃罷工 外判商終肯支付遣散費

$
0
0

(受訪者提供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大圍新翠邨清潔服務外判商「義合清潔公司」的合約於年底屆滿,義合於上月要求清潔工友簽署自願離職信,未提及遣散費安排。逾30名清潔工不滿未獲應有賠償,尋求區議員及清潔服務業職工會協助,原擬發起罷工,最終於今日與義合達成協議,成功追討十多萬元。

義合於新翠邨的外判合約於12月31日屆滿,清潔服務業職工會組織幹事黃雅文指,義合在11月初開始遊說工友簽署自願離職信,未交代支付遣散費安排。約30名工友經區議員李世鴻轉介,向工會求助,當中約20名工友年資達6年。

上周五,工友、工會及李世鴻與義合會面,但黃雅文指義合未有提供任何賠償方案,工友不滿義合一直「拖字訣」,擔心拖到義合的合約完結,更難追討,於是計劃今日發起罷工。

黃雅文指義合昨日收到罷工的消息,隨即漏夜致電工會及李世鴻提出賠償方案。工友、工會、李世鴻今午與義合會面,義合同意支付對沖強積金後的遣散費,金額共約十多萬元。

18.32.25
(受訪者提供圖片)

工會:房署有責任監管

政府外判服務更換合約時,原外判公司透過要求工友自願離職,而避免支付遣散費,此類事件屢次發生。黃雅文指房屋署作為「大老細」責無旁貸,經歷過海麗邨和順天邨的外判工潮,房署沒理由不知道外判公司的技倆,在合約期滿時理應做好監察。但她指,房署一直未有介入新翠邨的事件,工友在沒辦法下才找區議員和工會協助,而房署經理在今日的會議上更「一粒聲都冇出」。

工會又表示由於政策及法例不完善,外判工人長年被剝削,雖然《施政報告》宣布於明年4月推出政府服務合約「約滿酬金」安排,但未能保障目前面臨更換外判公司的工人。工會希望各外判公司仿效義合,為工友提供合理補償。

記者:劉軒


也門:能源業工人組建新工會

$
0
0

原文連結:中國勞工論壇

採訪也門道達爾燃氣公司工會代表 Ahmed Ali Al-Qidani

在遭受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和傑富仕安保公司(G4S)這兩家跨國企業的無情剝削和掠奪之後,100多名也門工人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工會組織。

就在9月初進行這次採訪的時候,也門多地正發生抗議。三年來無情的罪惡戰爭塗炭生靈、破壞基礎設施,數百萬工人和窮人陷入愈來愈嚴重的經濟災難。

最近也門貨幣貶值到歷史新低,基本商品的價格漲至新高,令已經很可怕的人道主義災難變本加厲。自2015年來,食品價格平均上漲了68%,凸顯了戰爭帶來的經濟困境。現在這個國家超過一半的人口失業,大多數公職人員大約兩年領不到工資,數百萬人飽受饑荒和流行病的摧殘。

與此同時,反動的帝國主義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天都在戕害無辜群眾。據聯合國披露,沙特和阿聯酋對也門主要的貨物和援助入境點荷台達港(Hodeidah)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可能導致「史上最嚴重的饑荒之一」。特朗普政府最近聲稱,沙特正在「盡一切努力降低平民傷亡風險」,但實際上沙特政權故意將大規模饑荒作為戰爭的武器。這再次表明了美帝國主義正是當前這場大屠殺的同謀。

從9月2日開始,內戰雙方控制的地區均爆發抗議。儘管規模有限,這場抗議運動凸顯出我們需要而且能夠將全國工人、失業者和窮人團結在鬥爭之中,提出自己獨立的階級訴求,結束這場野蠻衝突和由各交戰方所造成的貧困和飢餓。首先要對抗沙特政權及其西方盟國。他們擁有壓倒性的火力,因此對於也門的災難負有首要責任。

這場鬥爭須要復甦勞工運動,並尋求國際工人階級的聲援。在這種情況下,創建一個新的戰鬥性工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工國委對這個新工會表示敬意,並將跟進報導工會的發展狀況,以及TOTAL和G4S工人長達數年的抗爭。

最近,也門道達爾燃氣公司工會於首都薩那(Sana’a)成立。能解釋一下這個工會的目標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創建它嗎?

這個工會的目標是用一切手段捍衛工人的物質和道德權益,建立工會教育系統、提高工人的學識,並保護工會成員免受任何不公對待。

我們希望爭取正義、平等,反對一切歧視,促進和發展我們工會與戰鬥性的阿拉伯工會和國際工會以及國內外相關工人團體之間的了解和合作。

過去部落領導人企圖騎劫我們的鬥爭,這使我們特別意識到有必要制定團隊合作和集體領導的原則。當然,我們也希望推進和協調為TOTAL/G4S工人伸張正義的鬥爭。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新工會源於我整個工作生涯的經歷和鬥爭。在工作中我遭受了許多不公和歧視,令我意識到我們必須將為所有工人伸張正義的戰鬥進行到底。

這個新工會有多少成員?

目前我們有150名成員。

你們是否有計劃擴大工會規模或與其他部門的工人聯繫起來?你們和也門工會聯合會的關係如何?後者如何幫助你們對抗壓榨工人的公司?

也門工會總聯合會很大程度上已經癱瘓,他們只是提供「建議和聲援」,有時發表一下聲明。工人們曾於2016年4月13日在薩那的也門工會總聯合會總部門前示威,要求它採取行動支持TOTAL/G4S的工人鬥爭。儘管一些工會成員也做出了少許努力,但是總聯合會不怎麼關心我們的鬥爭,也沒採取什麼行動,而且最近一段時間幾乎什麼都沒做。

話雖如此,我們的工會還是註冊為總聯合會的成員。我們希望利用我們的新工會影響也門更廣闊的工會運動,並與其他部門的工人建立聯繫。我們正在討論將也門國內外的石油業和安保公司的工人和工會聯合起來。

你認為你們與TOTAL和G4S的糾紛仍未解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在於這兩家公司。更詳細地說:

兩家公司以欺騙手段剝奪了工人應有的權益
公司提出的方案無法滿足工人最低限度的權益,因此被工人拒絕
兩家公司的股東多年來一直掠奪本應屬於工人的收益,這也導致兩家公司就誰應為工人被欠下的所有權益買單而產生分歧
兩家公司大賺也門國難財,然後無視工人的處境和最基本的權利,單方面決定撤資
一些可疑人物最初對我們的鬥爭表示同情和支持,但其真實意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浮現出來。他們試圖利用兩家公司的不良形象和我們的鬥爭所獲得的廣泛支持撈取好處。

你們的主要訴求是什麼?

支付所有工人從僱用之日起直至獲得這些權益之日的所有權益,包括未發的薪水、津貼、獎金、加班費、社會和健康保險、齋月補貼、危險工作津貼……此外,我們要求公司補償被害工人的家屬,並賠償所有工人的一切物質和精神損失。這些公司如果恢復在也門的運營,必須重新僱用原來的工人,否則必須給付適當的遣散費。我們希望透過正規法律程序解決糾紛,並希望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和工國委跟進、監督我們的案件。

目前工人的士氣如何?

我們這些工人處於以前從未經歷過的非常困難的境地。3年來我們的命運被公司擺布,飽受不公、壓迫和忽視。我們的三名同事被無情殺害,他們的家屬孤立無援。大多數工人失業,一些人被迫出售家當來維持生計。

大多數公司拒絕僱用我們,因為我們沒有正式解雇通知。正因為如此,一些工人為了養活家庭,不得不甘受一家自稱G4S的冒牌公司剝削。這家公司用一點點小恩小惠騙工人簽署聲明放棄所有權益。

日子過得很艱難,但工人們仍然保持著耐心和決心。但我們需要加緊努力,在工人的堅定意志崩潰前盡快解決問題,否則鬥爭會更加艱難。總之,工人在非常困難的局勢中不斷鬥爭。

你對也門目前的戰爭有何看法?

也門正面臨最困難的局面,衝突各方毫無憐憫和人性。我們已經受夠了戰爭,我們完全反對這場戰爭。這場戰爭已經摧毀了也門社會,經濟崩潰,生活極度困苦。

你認為也門和國際上的勞工運動可以對解決也門正在經歷的災難起到什麼作用?

也門的經濟危機和工人遭受的欠薪在各個方面都造成嚴重的影響,包括教育部門、衛生部門以及所有社會服務部門。我認為,發揮勞工運動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透過一切可能的手段幫助工人和那些社會部門,使它們繼續開展活動和避免更嚴重的災難。

你們認為像工國委這樣的組織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你們的鬥爭,以及幫助也門人民爭取更美好的未來?

它們可以促進工人和社區的政治和文化覺醒。特別是因為當前的戰爭和危機,也門的工人、工會和社區組織普遍缺乏資源,力量薄弱,因此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支持。

工國委在支持工人階級和人道主義事業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例如也門的TOTAL/G4S工人鬥爭。我們一開始也沒有預料到他們會提供這麼多幫助。工國委無懼重重困難保衛也門工人。

我認為,工國委及其世界各地的支持者有能力激發也門和全世界的工人群眾鬥爭,對抗剝削、種族主義和跨國公司的歧視。不過現在還需要做更多努力來對公司施壓,幫助幫助工人發聲,令工人的訴求得以滿足。

最後,我非常樂觀地認為,儘管面臨目前的災難,也門人民必將從戰爭的廢墟中崛起,克服目前的困難,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請接受我們由衷的感謝與敬意。

麥當勞時薪低絕全行 職工盟促「走飲管」之餘亦要「走剝削」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職工盟屬下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早前就本地的大連鎖快餐店待遇進行調查,發現麥當勞時薪低絕全港大型連鎖快餐店。工會今早到位於金鐘海富中心的麥當勞抗議,批評麥當勞年年賺大錢,但卻剝削嚴重工人,要求支付員工合理生活工資,將時薪提升至54.7元。

職工盟屬下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在今年5月至10月期間,針對本地七間連鎖快餐店員工時薪進行調查,發現大家樂為43元,大快活的時薪42元,吉野家為40元,美心是40元,必勝客則是$42至$45元,當中以麥當勞的$36至38元為最低。

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及樂施會本月發表《香港生活工資研究報告》,分析指按物價指數調整後的一人家庭的每月基本開支為10,494元至11,548元,三人在職家庭則介乎19,678元至21,127元,如每月工作26日及每日8小時,生活工資的時薪應為54.7元。工會批評麥當勞的38元時薪難以滿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開支,呼籲公司立即向員工支付54.7元的生活工資。

他們高叫「工友養唔到家,還我勞動成果」、「麥記年年賺,工資不肯加」和「低薪點養家,支付生活工資」的口號。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鴻興及陳子傑扮成漢堡神偷和麥當勞叔叔,欲進入店內訪問食客和派發傳單,但遭麥當勞經理多次阻撓,稱要通過企業傳訊部通才能做訪問,更搶走工會所派發的傳單。陳子傑呼籲貴為快餐店龍頭大哥的麥當勞,立刻支持生活工資,讓工人生活有更多保障。

IMG_8623

職工盟的調查又發現,麥當勞的時薪兼職大多數為婦女,有員工更稱樓面的六個崗位中只有二人為全職,四人為時薪兼職。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指快餐店連鎖員工的工資低得可憐,生活工資能給予勞工更多保障。他批評麥當勞提出在下星期起「走飲管」和推廣環保的概念十分虛偽,所謂的社會責任已淪為公關手段,「咁走剝削,走貧窮呢?」

他表示,落實生活工資能反映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良心,「生活工資正好是係測試,是否願意盡社會責任,給予尊嚴予員工。」蒙兆達承認,本地勞工對生活工資沒有太大概念,目前在香港不是太流行,但希望大財團能在年年賺錢下,認真反思社會責任。「唔好不得把口,要認真採納生活工資的概念。」

麥當勞拒絕派人接信,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轟麥當勞應該是「麥當邪」,多年至今仍是低薪中的最低薪快餐店,而漢堡神偷更是「工資神偷」。他斥勞工及福利局只就最低工資水平進行兩年一檢,未能追上生活水平,「麥當勞咁低薪,工人根本無法養家。」

IMG_8624

IMG_8629
李卓人

關注工資生活聯盟統籌幹事胡穗珊表示,推動生活工資運動是要令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指樂施會的報告是以劏房的租金作計算,所以即使提升至54.7元仍然是低得可憐。

IMG_8621
蒙兆達、胡穗珊

記者:麥馬高

清潔工與外判商和解但遭封口 工會批勞工處是「幫兇」

$
0
0

勞工處一級助理勞工事務主任林海沙及勞工事務主任(勞資關係)薛婷

(獨媒特約報導)沙田禾輋邨的清潔合約將於本月31日完結,外判公司民順清潔有限公司要求工人簽署調職通知書,以逃避遣散賠償。約30名清潔工人原定今早發動罷工,但「民順」突然表示願意與工人商討特惠金安排。在經過逾2小時的會議後清潔工人與「民順」終達成和解,並疑向工人下「封口令」,列席會議的勞工處會後被工會批評為「幫兇」,有包庇資方之嫌。

清潔工人職工會總幹事胡美蓮稱,民順清潔公司老闆今早7時已守候辦公室,表示將與工人會面,商討特惠金安排。清潔工人遂決定暫緩罷工,至9時半才停工開會。由於民順清潔公司強調不會與第三方傾談,因此清潔工人職工會、工黨主席郭永健與約30名清潔工人先於9時半開會。至近11時,清潔工人、勞工處及「民順」代表才再開會,討論賠償方案。會議室曾傳出一把男聲喊:「一陣出到去,唔好理佢哋(記者及工會),得唔得?」、「唔簽唔走得」。

IMG_2220
民順今早表示會與清潔工舉行會議後,清潔工先行復工

經過2小時的會面後,民順清潔公司代表許先生步出會議室,僅稱「公司一直同工人進行雙向溝通,會議達成令人滿意嘅方案。」所有清潔工離開時亦疑因「封口令」壓力,未有透露任何會議內容或補償安排。記者在會議室門外要求勞工處公開交代會面詳情及回應是否有包庇資方之嫌,但勞工處勞工事務主任(勞資關係)薛婷不願意回應,僅與工會私下交代,並重申稍後會透過新聞組回覆傳媒的疑問。期間,多達五名保安在會議室外把守。

無標題

無標題
民順代表許先生

清潔工人職工會幹事梁芷茵稱,基於保密協議,勞工處不肯透露賠償方案,只表示「民順」與工人交談愉快。總幹事胡美蓮則稱勞工處是「幫兇」,指保密協議默許清潔公司向員工下封口令,增添工人心理壓力,「唔係有咩唔見得光,點解怕俾人知?」她又指原定協議是工會與清潔工在最終定案前會再開會一次,但勞工處卻未有安排,批評勞工處在程序上不尊重工會。

無標題
胡美蓮

過去一年,長沙灣、觀塘、順天、大圍等地區均曾爆發清潔工罷工潮。其中長沙灣海麗邨歷時十日的清潔工潮亦與「民順」有關,手法更是如出一轍,藉誘騙清潔工人簽署自願離職信,以逃避遣散費。工黨主席郭永健表示,在沒有集體談判權的情況下,工人往往容易受到剝削及忽略,工會亦不能代表工人從當談判角色。如政府不正視問題,勞資糾紛只會更常發生。

無標題

記者:周頌謙

一包維他奶引起的事件——浸大老保安不獲續約

$
0
0

65歲通常是保安員職業生涯的一個關口。法例規定,僱員獲同一公司聘請5年以上,離職時年屆65,可獲一筆長期服務金。外判公司想慳得一筆得一筆,也不傾向與他們續約。當然,無理拒絕跟老工友續約,可能引來輿論聲討。但如果工友在工作上稍有閃失,自然會被公司抓住痛腳,成為不續約的絕佳藉口。最近,本校兩名年屆65的保安,就因此丟失工作。

事件始末

兩人已服務浸大逾20年,現受聘於城市護衛,幾近是浸大年資最長的保安,份屬好友。12月初,他們被告知不獲續約,原因是他們去年曾在工作期間嬉戲(搶維他奶和推凳),以下是事件始末。

2017年9月12日

當日,其中一人於更亭當值。另一人在附近巡邏時遇上他,想跟他玩一下,搶去他手上維他奶。被搶維他奶的保安將旁邊的輪凳推向對方,輪凳卡住倒下。

2017年9月21日

保安主管指兩人被投訴,要求他們簽寫口頭警告紙(俗稱寫port紙)承認過失,更向兩人提供樣本讓他們抄寫,內裡寫有「爭執」、「身體碰撞」等字眼。兩人拒絕,並指自己當時只是在嬉戲。及後也有同事願意為他們作證,當時只是在玩而未有任何爭執。

2018年2月

由9月到此期間,管理層約見兩人交涉及作出調查,最後要求兩人簽port紙承認當時在玩,刪去爭執、身體碰撞等字眼,兩人願意簽署。

同月,其中一人一連幾日收到四張port紙,包括「遺失對講機」、「擅離職守」等。該保安指當日因要扶老人家離開校園而離開崗位一陣子,此事亦有同事可作證。他拒絕簽所有port紙,亦說他在這一行做了二十年,一連幾天出四張port紙是前所未見,質疑有人存心整治他。

2018年12月

他們原以為上述爭議會告一段落,但到本月公司安排續約時,兩人被告知不獲續約,主因是去年嬉戲一事,公司要求兩人於12月31日完約後結束工作,並在1月2日前交還制服。

行規通常是收到3張port紙就無法續約,兩人認為今次事件是小事化大,感到不忿,聯絡浸大社關成員向校方交涉。

2018年12月12日

我們聯絡物業管理處,要求他們跟進事件,並重提去年8月物業處副處長李志文在會議對學生及工人作出的承諾:只要工友能通過身體檢查,即使過了65歲亦會繼續聘用。

2018年12月22日

物業處副處長李志文與我們聯絡,稱當日現場有人見到兩人嬉戲時「張凳飛到好遠」,我們多番追問下他仍堅稱不能透露目擊者身份。他指如果兩人最終未能續約,願意要求外判公司為兩人提供離他們家不遠的工作。

我們要求物業處或公司能向工友詳細交代其背後的考量,解釋到底事件有多嚴重以致不能續約,亦要求他們訂下為工友作出後續安排的實質日期。

2018年12月28日

自22號起,我們一直未能與物業處聯絡,whatsapp訊息、電郵也不獲回覆。本日,我們回校與兩位保安見面時,碰巧在校園一角遇到物業處負責管理保安部門的同事李仲賢。他再向我們解釋,有教授向公司投訴兩人行為,而且觀看閉路電視後發覺兩人嬉戲時「動作好大」,公司認為不能接受;而其中一個涉事保安擅離職守也不是一次半次的事。他指事件難有轉機,不大可能安排兩人在浸大續約,但重申會盡快有後續安排他們到其他地方工作。

難道一切是管理層說了算?

我們希望指出,兩人的工作表現或未能盡善盡美,也可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外判公司和校方在此事上的處理,卻更令人質疑。

物業處在和我們討論的過程中,多次強調兩人動作很大、凳飛得很遠,但這真的能算得上是不予續約的合理理據嗎?兩人這般毫無惡意的行為,有對其他人造成多大影響?誠然,在工作期間的這些嬉戲可免則免,但為何不是選擇警告他們別再犯,甚至小作懲戒,而是嚴重到不能續約?再者,即使其中一個保安真的有間中擅離工作崗位,為何他會在年屆65後才接連收到警告然後不被續約?為何他在過去多年也沒被要求改善?以上種種,都很難不讓人生疑,公司真正想的是不聘請年老工友,省回一筆,而非這些過失有多嚴重,以致無法容忍。

接手處理這事後,我們再次為雙方之權力懸殊感到不安。公司單方面作出決定後不用向員工解釋,有冤也無路訴、學生想找校方交涉,也常被忽視。浸大社關自去年要求校方開啟三方平台和上訴機制,正正希望學生和工友的聲音得到重視,畢竟這校園不只是校方持有,而是由包括學生與工友在內的每一個人共同經營。如果我們有一較完善的上訴機制,員工遇勞資糾紛時就有路可訴;如果我們有恆常的溝通平台,也可盡量監察外判商的舉動。這次事件,除了討論工友的過失有多嚴重,同樣要被納入考量的的不應是這兩位工友過往的貢獻、與學生有多融洽、能否讓學生感受到舒適的校園環境嗎?在商業公司利潤和管理邏輯前提下,這一切固然不會被考慮,於是才需要由學生發出聲音與之抗衡,而這正正要透過一個恆常平台來傳遞--遺憾的是,校方自去年答應我們這一訴求後,走數至今仍未行動。

我們目前仍繼續與校方交涉中,自2017年暑假的外判遣散費爭議至今,浸大社關一直致力推動制度改變,希望建立權力平等的平台,令工友和學生在諸多削剝的外判制度下爭取合理權益。但校方的反應冷淡,並未有將我們的構思作出認真的研究,導致種種外判制度帶來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因此,我們希望校方:

1. 設立完善和透明的上訴機制,讓被投訴的工友有路申訴。
2. 兌現上年的承諾,開啟三方平台,確立工友和學生在平台溝通的機制。
3. 在校院訂立工會友善政策,推動集體談判文化。

2018年12月29日

機場貨運站保安遭拖糧40萬 嘆年關難過 僱主失聯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超過20名在東涌駿運路新鴻基貨運站工作的保安員指,遭宏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拖欠薪金,總金額估計40多萬,有工友被拖欠最多約11萬,更有人被欠薪逾年,已在追討過程中離世。工友已向勞工處求助,將於1月28日到勞資審裁處落案。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批評法例對工人保障不足,呼籲僱主盡快聯絡工友,讓工友獲取應有酬勞過年。

員工指未能聯絡僱主

保安員劉小姐表示,她任職保安6至7年,第一次遭遇拖糧事件,至今被拖欠1.9萬元。她表示,當初是經由朋友的Whatsapp群組介紹而應徵夜更保安,開工前僱主范小姐僅以口頭合約形式承諾以「炒散」形式上班,日薪570元,每更工作12小時,每月7號出糧。劉小姐於去年11月入職,然而直至12月8日仍未收到薪金支票,她翌日立即打電話詢問僱主,僱主表示因近日「手緊」,未能準時出糧,但向劉小姐承諾「過兩日出到比你」。劉小姐於12月11日收到支票,翌日入票,然而在13日就收到銀行通知被彈票。同日劉小姐致電僱主,但已經無人接聽,其後再也聯絡不上僱主。她在同月15日起沒有再上班。

劉小姐指,曾打電話向大判公司投訴,大判表示沒有人投訴將不會處理事件,並表示已支付薪金給宏川,所以不會付額外薪金給工友們。劉小姐攜其他工友一起到公司投訴,最後聯絡上大判的老闆,老闆承諾會在兩日時間處理,結果亦不了了之。

劉小姐表示,自己和另外兩名出席記者會的保安員都是家庭支柱。她現在無業,尚未繳交本月租金。她亦曾經擔心散工保障不多,於是向主管表示想轉長工,但主管卻表示「長工要簽好多嘢,好麻煩㗎!」她指在貨倉工作,每日都煙塵瀰漫,又要長時間站立,「企到腳都腫!」她指如今失去工作,接近新年仍然未能取回辛苦工作所得應有報酬,對未來日子感到彷徨。

IMG_2863
劉小姐(中)

同樣被拖糧的黃小姐是早更保安員,從11月開始工作,日薪600元。她至今被拖欠薪金2.7萬多元,直至12月29日正式辭職。

另一名被欠薪萬多元的保安員陳先生(化名)表示,也是以散工形式上班,每更工作12小時,日薪600元。他指斷續工作兩個多月,僱主從來沒有支薪。他表示,大判為了應付保安員人手短缺問題,曾經以每日現金出糧的方式,支付部份保安員1月份的薪金,但仍然無人支付他們11月和12月的薪金。其中一名60多歲、曾經中風的保安員害怕無人聘請,所以即使無糧可出仍然選擇繼續上班,直到目前有8名保安員仍在貨運站工作。

IMG_2867
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

梁耀忠:法例打擊拖糧行為未夠嚴厲

梁耀忠表示,宏川多數聘請年紀較大的員工,而且只有少部份是長工,不少工友擔心年紀大無人聘請,即使被拖糧仍選擇繼續工作。梁批評,經勞工處追討薪金時間漫長,程序繁複,今次選擇召開記者會是希望僱主盡快聯絡僱員,讓工友在過年前獲取應有酬勞。他也批評政府對僱主拖欠薪金的懲罰和法庭針對拖糧的判決未夠嚴厲,僅有少數被判監,多數是罰款了事,呼籲政府改善法例保障勞工。

IMG_2873

記者:邱愛霖

英航工會成為歷史 成就香港工運多個第一次

$
0
0

85名英國航空香港基地的空中服務員,於本年9月26日接獲公司通知,要求翌日到公司會面。英航近年雖連年錄得鉅額盈利,但仍積極以節省成本為藉口,先後關閉多個外地基地,並解僱當地員工。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面對突如其來的會面通告,各人雖已作出各種最壞打算,但究竟是減工時?減編更?引入外地同事?還是裁員?員工們對公司的舉動顯得忐忑不安。

結果,英航於會上宣佈關閉逾80年歷史的香港基地,解僱85名香港員工。同時,公司要求員工於三日內回覆是否接受賠償方案,並拒絕向員工解釋補償金的計算方法。這班為英航貢獻多年青春的員工,換來的卻只有三天時間,去考慮一個連自己也沒有權知道細則的補償方案。不少員工當場落淚,就正如英航工會主席吳敏兒所言︰「那不只是悲傷的眼淚,而是感覺不被尊重。」英航就只給予了三天時間,去抹煞80多名員工對公司多年的貢獻。如此涼薄的僱主,難怪能孕育出一個「好打得」的工會。

檢控英航,成歧視工會定罪的首例

英航工會予人「好打得」的形象,是從經歷過一場又一場的抗爭中所累積得來的。而工會的成立,就正是由一場訴訟開始。2003年,英航單方面扣減空中服務員第13個月糧的三分一。為團結抗爭,員工們成立了「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90多名空中服務員於翌年入稟勞資審裁處,向英航追討欠薪,最終獲裁定勝訴。甫成立便初嚐勝果,為工會的團結打下了鞏固的根基,但槍打出頭鳥,工會同時亦成為公司打壓的對象。雙糧訴訟後不久,時任工會主席吳敏兒因以主席身分接受《蘋果日報》訪問被公司紀律處分。因此事,勞工處成功檢控英航歧視工會,並成為香港歧視工會定罪的首例。

越洋抗爭,成功爭延長退休年齡

除此之外,英航工會更成為第一個透過越洋訴訟爭取權益的工會。2006年,工會入稟英國勞資審裁法院,控告英航的退休政策違反當地剛通過的年齡歧視條例。經過長達6年時間的訴訟,英航最終於在終審上訴前「跪低」,將香港空中服務員的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案中合共24名年過45歲的空中服務員得以復職。

這場官司完全體現了國際工運團結的精神,因當年英航工會得到英國運輸工會Unite的法律和財務支援。而是次英航大裁員,英國工會BASSA及Unite得悉後隨即為香港同袍發網上眾籌,共籌得100萬元。除團結國際工會之外,英航工會亦積極與本地同業工會合作,並於2016年成立香港空勤人員總工會(空總),團結國泰、龍的空中服務員工會,為爭取共同議題奠定基礎。日後更成為「行李門」中,守護航空安全的大旗手。

隨著香港基地的結束,英航工會的歷史任務亦即將完結。但英航工會多年來所成就的多個第一次,經已寫下了香港工運史冊重要的一章。

香港,距離家庭友善有多遠?

$
0
0

好多職場爸爸媽媽,其實心願好簡單,只希望可以兼顧工作和家庭,不用被拉扯到不似人形。特首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公佈修訂現行《僱傭條例》,增加產假及侍產假日數,這是否如政府所言,體現了對家庭友善的重視呢?香港人不要做「井底之蛙」,家庭友善絕不止於此,本期《工盟團結報》為大家介紹政府新修例內容,亦比較了不同國家實施家庭友善的經驗。環顧香港企業家庭友善政策的落後狀況,正好反映了政府保障有多貧乏,我們訪問了兩位受僱於大企業的僱員,分享他們的親身經歷。在這個如此富裕和繁華的國際城市,共聚天倫這件平凡事,為何會變得好像難過登天?

大企業家庭友善政策落後 新手爸爸請一月無薪假照顧妻兒

港龍航空公司空勤人員協會前理事 Wallace 的太太,今年8月中剖腹誕下囡囡熙淳,重6磅多。

作為新手爸爸,Wallace 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餵奶、沖涼、換片全部要由零開始學習,慢慢習慣。雖然聘請了陪月幫忙,但都面對不少難題。

太太剖腹生產,留院四個晚上,身體一直較虛弱,復原時間亦較長。囡囡出世第一個月持續面黃,每隔數天便要回醫院檢驗黃疸指數,都是由 Wallace 抱囡囡往來醫院奔波。

跟不少初為人母的媽媽一樣,Wallace 太太產後因照顧孩兒而休息不足,導致奶水不足,後來更出了濕疹,向中醫求診後被勸不要繼續餵哺母乳。再加上囡囡的黃疸症狀,令太太經歷了一些情緒起伏。

由於僱主按法例讓員工只享有3天侍產假,Wallace 唯有請了一個月的無薪假,留家照顧太太和囡囡。他於復工後仍然感到不捨,擔心太太和囡囡的狀況,但侍產假和無薪假都用盡了,Wallace 都沒有其他辦法。

太太任職銀行,福利較好,已享有14星期產假,加上再申請年假,12月中才會復工。兩口子都上班後,囡囡就要交由將到職的外傭姐姐照顧。

由於僱主沒有實施家庭友善政策,Wallace 最多只能申請擔任即日來回的工作,間中也要早出晚歸,但仍然堅持每日親自替囡囡沖涼。

問到會否再追第二胎,Wallace 說除了家居空間不足的限制外,現職工作欠缺家庭友善政策的支援,亦令他對能否盡丈夫和父親的照顧責任感到疑慮。Wallace 表示,若僱主會為男性僱員放無薪假提供更大的彈性固然是好事,但代價卻是收入大大減少,要撫養多一個小朋友實在甚為吃力。

侍產假產假修例 造人要注意

螢幕快照 2019-01-10 下午3.20.04

懷孕合約工零保障 僱主不續約無違法

A5

政府提出延長產假是天大好事,但有沒有想過,假如你是合約員工,可能會因為懷孕而失去工作?職工盟較早前接獲一名懷孕員工求助,例子反映《僱傭條例》存在重大漏洞。

周小姐任職於中國旅遊集團超過10年,多年來均以一年合約聘用,合約期為1月至12月。周女士於2017年3月確定懷孕,隨即通知僱主並告知預產期為11月21日。懷孕期間繼續工作,並如一般孕婦定期請假作產檢,公司及總經理並無表示任何不滿。11月8日,周女士身體不適,醫生要求周女士留院檢查,周隨即通知請假。豈料翌日便收到公司訊息,通知周女士不獲續約。其後得悉,原來公司是以「業務縮減」為由不與周女士續約。

然而,公司只是關閉了某一倉庫,於2018年初裁減了兩名倉庫保安員,何以需要裁撤2017年3月才晉升為物流業務總負責人的周女士?後來在職工盟協助下,周女士向平機會投訴懷孕歧視,在調查過程中公司卻反指周女士表現不佳,指責她「在會議中看手機」。

目前《僱傭條例》規定,員工通知僱主懷孕後被解僱,屬於「不合法解僱」,法庭可判僱主支付最高15萬的賠償。可是,假如懷孕期間不獲續約,卻不會構成「不合法解僱」。僱主只須付足產假薪酬,即可「合法」歧視懷孕員工。今天勞工零散化愈來愈嚴重,合約員工已經愈來愈普遍。如果林鄭月娥真的關心婦女權益,修訂法例堵塞漏洞,實在是不容再拖。

政策討論唔好齋吹 唔該商界擘大眼睇國際趨勢

A6

「女性僱員在放產假的時候沒法工作,當然沒法對公司有貢獻,公司何來資源向女性僱員支付額外的報酬?」施永青腦細說這句謬論時,恐怕也沒有想過結果貽笑大方。

香港當前面對人口老化,生育率低的趨勢,政府估算勞動人口今年達到365萬後便會見頂,之後逐步回落。無良僱主往往只會獨沽一味,嚷著要擴大輸入外勞。這些短視近利之見,無視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政策,提高婦女勞動參與率及生育率已經是世界趨勢。

立法會秘書處去年做過一項研究,引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其成員國的女性就業率與生育率成正比關係(見表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工作環境支持生育以及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政策」。立法會的研究明確指出,隨著人口增長放緩及社會出現人口老化趨勢,全球不少政府均已推行家庭友善僱傭政策,藉以提高女性就業率,但香港的情況仍然十分落後(見表二)。

chart1

chart2

為此悲嘆「來生不做香港人」未免顯得太消極,或許我們可拒絕落伍、積極發聲,要求政府及企業迎合國際潮流,為香港的下一代作出一 點承擔。


取消強積金對沖好正? 劃線前年資付諸流水 職工盟批魔鬼在細節

$
0
0

左起: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主席吳敏兒、總幹事蒙兆達、研究幹事方約恆

政府在去年初向勞資雙方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構思方案,建議以劃線形式取消強積金對沖,即在指定日期後,僱主不能再以供款抵銷僱員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職工盟今日和傳媒茶聚,批評方案是魔鬼在細節,包括僱員在劃線前的年資和遣散費均會付諸流水,對工人嚴重不公平。

總幹事蒙兆達舉例,工人在劃線前年資為10年,劃線時的月薪為$15,000元,如按政府建議的以劃線時月薪計算,劃線前的年資遣散費為$100,000元,但職工盟建議應維持以離職時月薪計算,即$120,000元,相差達2萬元。

此外,政府又建議,僱主在劃線後可以用全數供款及投資回報對沖劃線前年資的遣散費。職工盟批評,此舉是剝削工人,建議僱主不得以劃線後供款及投資回報對沖劃線前年資遣散費。

IMG_8742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兩星期前曾到職工盟講述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但雙方不歡而散。職工盟主席吳敏兒批評「市民一聽到(取消強積金對沖)就覺得係好事」,但實施時卻有大問題。她表示,假設方案2022年通過,在2024年作劃線及實施,「人工喺劃線前後必然一定有不同,2024年前的年資仲會無哂,點好呢?」

吳敏兒又不滿,政府在介紹取消對沖方案時,沒有對坊間解釋清楚細節,令工人有很大的誤解。她希望當局不要「昆」市民,強調所謂的取消強積金對沖不是咁正的事。

IMG_8744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重申,取消強積金對沖絕對不是「便一天都光哂」,指針對劃線前被對沖的工人,政府只要多付400億元便能全數補貼。「政府淨係幫老闆諗埋未來,工人就要白白地犧牲。」

去年今日正值海麗邨清潔工罷工,一年過去,政府即將公布外判工人約滿酬金安排。李卓人坦言,社會對近年的勞工政策和羅致光的說法和細節不太清楚,所以希望對記者詳細解說。

李卓人引述羅致光的說法,稱「未搞掂取消強積金對沖,其他無得傾」,炮轟羅致光是不知所謂。他重申,職工盟希望能對各界,包括工人和議員詳細講述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的利弊。

記者:麥馬高

命不由人嘆奈何——訪不獲續約保安岑少章

$
0
0

上月底,浸大社關報導了本校兩位年屆65的保安不獲續約,在網絡引起些微迴響[1],可惜也未能扭轉局面,兩位保安已向總公司交還制服,我們仍在設法為他們爭取復工,但無論結局如何,兩位保安服務了浸大接近二十年,他們的故事絕對應該以某種方式被刻記。我們訪問了其中一位保安岑少章,談談他工作多年的苦與樂。

一頭白髮的岑生身材略為矮小和瘦削,如果你在地鐵見到他,一定會想馬上讓座。都這把年紀了,為何還想當保安每天走上走落,退休享享福不是更好嗎?岑生向我們簡述了這兩星期的生活:周圍行、飲茶、賭馬、回鄉休息了幾天……但他話鋒一轉,「好悶呀,都係有工番好啲。」

由水吧師傅到保安

90年代,岑生在茶餐廳做水吧師傅,每天清晨5點起床回鋪打點一切。那時他月薪有$14000,生活算是無憂。但在2000年頭,經濟轉差,又適逢推行強積金,老闆為慳一筆供款,炒掉鋪內老師傅,「我就係因為人工高俾人踢走,搵哂啲學徒黎代替我地,一個月畀8千佢地就夠。」

他說後來老師傅都難在這一行立足了,就把心一橫退出。因為沒什麼技能,就想隨便先到浸大當保安,誰知一做就是十八年。初入職時,岑生做夜更,工作12小時,月薪也只有$5600,但幸虧歷年都有學生向校方爭取,待遇也逐漸變好。上年經歷過外判商逃避遣散費風波後,工友再聯同學生向校方施壓,終於爭取到月薪過萬。

岑生主要負責守金城道及在舊校四處巡邏,每天花不少時間四處走動,也要上落樓梯。很多保安因此膝蓋勞損,岑生卻拍心口說自己多年來也沒傷過。對於自己的工作表現,他略帶自豪,「冇人夠我行,做又唔夠我做,快又唔夠我快。」

他在校內與同事相處也很融洽,同事們也希望他可以復工,這在保安一行算是難得,很多街外保安連同事的名字也不會知道,只以號碼辨認對方;校內也有不少同學認得岑生,常與他聊天,「13樓(查濟民科學大樓13樓)嗰班研究生呀、跳舞果班呀,都會搵我傾計,又話買飯我食,又俾啲橙我食。」岑生說在大學當保安始終舒暢一點,閒時傾計也不會被罵,不像外邊一樣動軏被投訴。

一腔怒火,幾把辛酸

話題轉到今次不獲續約事件,岑生原本不多言,整個交談過程都是一句起兩句止,談起這事卻是咬牙切齒,連珠炮發怒斥種種不是。「話我玩喎,跟住就炒我,之後又連續出幾張port紙,擺明想存心整死我姐,我做咁多年都未試過俾人咁對我。幾多新仔入黎都係我幫手教識佢地,你咁樣對我。」

他說,在校18年,感覺到最大的轉變是上層的管理文化越來越嚴苛了。「以前有啲上頭會同你有講有笑,會關心你,有人投訴會落黎問你咩事,而家嗰啲就理得你死。」

「佢地就係講一套做一套,又話會查,又話畀交待,都係假嘅。」岑生再憶起當日回總公司交衫的過程,他原本獲公司答應安排到其他盤工作,但公司最後提出要他到醫院當保安,醫院保安除了一般保安工作外,更要幫手應對、安頓大量病人,因此也不多人願意做,「月入得8千幾,仲要做醫院喎,邊有人會肯做,姐係想洗走我姐。」會面後來不歡而散,岑生也未獲其他工作安排。

基層工人的命運自主……?

訪談到尾聲,或多或少都想勾起岑生一些快樂回憶,免得整段談話盡是訴苦。

我們問他,捨得離開嗎?「唔捨得都要捨得啦,人地都唔要你咯。」

做了這麼多年有沒有特別開心的事?「開心又點,都冇得做啦。」

我們再追問,為什麼仍想回來,是對浸大有感情嗎?「緊係有啦,但唔好講啦,有咩用。」

岑生不再連珠炮發,又再沉鬱起來。好吧,追問到此完結。他以哈哈大笑化解尷尬,盡管我們仍能感覺到他耿耿於懷。接觸基層工友多了,其實已對這種反應不陌生,那是知道自己命運際遇不由自己控制,被投擲於困境之下的無可奈何。雖說是可預期的反應,但每次聽到,總是教人心碎。

問到岑生還想爭取復工嗎?他同樣答覆,「唔知呀,都唔到我揀,但我之後都會多啲番去探下佢地(同事)。」

後記: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點先夠?

兩星期前在社交媒體發表這事的報導後,看到有不少留言評論道「開工咁唔專業抵比人炒」。

忿恨之餘,也清楚理解,外判公司為慳長期服務金,以各種瑣碎理由踢走年老工友,這把戲要玩得通,正是因為有這些想法作共謀。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原來要求我們披上專業的外衣,放下人的喜怒哀樂,忘記打工仔如何同被剝削和壓迫,同樣需要在令人喘息的工作中抖抖氣,忘記彼此都是人。想到這些,不期然覺得這城市真的虧欠工友們太多了。

同行

$
0
0

今午和黃姐去了一間上水的長者健康中心,聽聽那裡的姑娘分享一些在那裡居住的長者的生命故事,他們將長者的故事輯錄成書,一本本的放在眼前,姑娘說著訴著,一個個觸動感致的經歷浮於眼前,承載著每位長者的智慧與經驗的傳承。黃姐一路聽來,帶點感觸,也說起自身部分的經歷來 :

黃姐是一位拾荒者,是我們拾平台的成員之一,為著自身工作的權利發聲,但不要以為黃姐只為公義發聲,爭取權益,不怕權勢這樣利害,查實每人都有她的經歷和故事,黃姐也不例外,她自少就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成長,家中成員自然對一介女子冷言苛待,刻薄非常,難得黃姐未感染這種文化,天生一顆正義和同理心,很早已找了一份在醫院處理雜務的工作糊口,服務人群,見盡生離死別,人情冷暖。十多年前更認識了一位患癌的女士,就這樣照顧了她的生老病死。

黃姐媚媚道來,這個人她是完全不認識的,只是在醫院中遇上,原來她沒有親人照顧,又對人好,黃姐與她相處感覺很親切,一見如故,無所不談,而且眼見病友沒人沒物,心生憐憫,加上她對黃姐很關心,虛寒問暖。黃姐回憶幼年時母親的刻薄對待,相對起來,病友比自己親人更照顧自己,遂負起照顧她的責任,這個責任,一背就是背了十多年。

無論病友回家休養,日常飲食,病痛難纏,大小開支,黃姐都嘗試一一承擔,不問究竟,無私的付出,就是一種種默默的服侍,到病友的癌症末期,經常來去醫院,出出入入,黃姐都賠假相伴,與虛弱的她同行左右。黃姐還記得有次幫病友追討綜援金,因為見存款薄仔多月沒有入數的記錄,問社署職員為何?職員說因為知道病友入了院,所以將她的綜援凍結,黃姐問何解?他說病友入了醫院白食白住不用開支,為甚麼不能凍結綜援,黃姐心想如此制度,荒謬之極,這種非此即彼的涼薄,在黃姐心裡留下對政府制度永不磨滅的失望。到了生命的盡頭,黃姐仍為病友擔花買水,籌備後事,奔波勞動去處理病友的瑣碎。黃姐與她的病友感情深厚,說到這裡也不禁留下酸淚,感觸良多,黃姐說人就是這樣去了,但她對我的好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生真的很難再找回這樣的朋友了。

黃姐的同行陪伴,就像那位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撒馬利亞人,沒問究竟,沒問緣由,就是與被打到半死的人陪伴在側,為他付上金錢和時間,能力和精神,只是黃姐與病友之間就是一種生老病死的歷程。人們常常說我要幫助,我要回應使命,有甚麼可以用得上我,用得上我的能力,人們就是這樣呼求上帝,當然,我們有機會成為這樣的人不為奇,但其實可能有更多的,就是我們要去陪伴同行鄰舍的過程中,幫不上忙,無能為力,像黃姐般要和對方經歷生老病死的旅程,已是我們需要完成的使命。

【馬會地盤欠薪】公關派維他命水 工人:咁有錢,直接出糧啦!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跑馬地桂芳街賽馬會會所地盤近100名電工,遭拖欠12月的工資及加班費,涉及金額達300萬。工人今早和建築地盤職工總會到會所外抗議,希望在農歷新年前追回欠薪。集會期間,有馬會的公關向工人派水,有工人苦笑說:「乜嘢水嚟?我成世人都未飲過維他命水,馬會咁有錢,直接出糧啦。」

電工:做完嘢就梗係要出糧

過百名工人中有老有嫩,他們不約而同說「做完嘢就梗係要出糧」。涉事的地盤是馬會的新會所,位於斜路上。電工每天的薪金為950元,組長的日薪則是1,600元。

阿標是電工組長,今年45歲,入行已經20多年,今次遭拖欠5萬多元。「我們做完先收錢,唔係收咗錢先做。」他在1998年入行,當時的日薪是300元,近年則已升至1,400到1,500元,「呢個盤我收1,600蚊」。

阿標坦言「作為半個頭目」,其實不太想以抗議行動令公司出糧,「我要聽兄弟講,又要聽公司講,夾喺中間。」他亦嘆對其他工人遭到欠薪感到有歉意,「我介紹人入嚟做,但無糧出,點過得去呢?」

電工相對多新人入行,而且不需要日曬月淋。「今次咁樣搞,預了唔做。」阿標較為世故,指地盤的常態就是離離合合,「夏天就熱死,冬天就凍死,合作過就係朋友,之後互相介紹工作」。

「ICC、東涌醫院同西九龍法院都係我做,但其實都係一份工,無話咩自唔自豪。」阿標入行廿多年,遇過兩次欠薪,上一次是添馬艦的政府總部,「仆街,又係金門。」

IMG_8766
左為工人阿添

22歲的阿添則遭拖欠薪金兩萬元,他經朋友介紹入行,已近兩年,每天朝九晚六。他家住觀塘,七點多便要起床,而如果有需要,星期日都要上班,「屋企等緊我交租」。他笑言做地盤是因為窮,唯有頂硬上。

「將軍澳新鴻基數據中心、新世界尖沙咀海傍地盤,其實都係我做。」阿添說來有點自豪,他中學畢業後做過演唱會舞台搭建工人,但日薪只有四至五百元,於是想趁年輕試試做地盤工作,「辛苦?咁搵錢係咁嫁啦。」

電工其實是做甚麼的?阿添提到,電工的日常就是將電線放入線槽、做插蘇和電制房內的林林總總,「所有電的事都關我哋事」。阿添指電工不會「電親」,因為地盤未「起貨」前不會全面通電,但嘆道要到高位工作,所以有一定危險。阿添指出,在馬會會所地盤內,到處都是垃圾,很容易滑倒,「正常有承判商清走定期清走,但呢度好少囉。」

工人在早上11時到達馬會會所外抗議,大判金門早前派出職員,表示希望在下星期六前出糧,但工人不接受。工會和工人代表下午將要求與勞工處和金門會面及談判。

【15:06 更新】下午兩時多,參與行動的工人何先生對記者稱,金門職員喚他們繼續工作至1月23日,「轉個牌頭繼續做啦,不要搞事」,並在屆時一併出糧。何先生提到,農曆新年後市道較差,所以會有一定壓力。

其後,有近半工人抵受不住壓力,回到地盤開工。有工人批評金門分化,「只係口頭承諾,邊個信?」勞工處、工會和工人代表現正和金門進行談判。

記者:麥馬高

馬會會所地盤工遭欠薪過百萬 嘆無錢過年

$
0
0

(獨媒特約報導)跑馬地桂芳街賽馬會會所地盤近100名電工,遭拖欠上月的工資及加班費,涉及金額達300萬元。建築地盤職工總會今早11時與工人到賽馬會會所外抗議,高叫「無錢過新年,還我血汗錢」,要求大判金門建築有限公司立即支薪。

工人曾向大判金門及二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追討欠薪,但都沒有回音。金門人力資源夥伴暨薪酬福利譚諾恆到場與工人交涉,表示沒有收到二判的糧單,稱需要時間作登記手續和對數,最遲下星期一可以出糧,「星期一,好合理呀嘛」,但言論引起工人不滿,「無錢過年呀,我要今日」。

馬會亦派出多名職員到場,要求工人離開會所門口,稱「你哋嗌咪會好嘈」。職工盟統籌幹事王宇來強調,馬會是慈善團體,不應推卸責任,拖欠工人薪酬。

工人現時仍在跑馬地會所外抗議,表明成功爭取發還欠薪才會離開。

IMG_8763
工人秀哥

工人:今日都無錢食飯

秀哥遭金門拖欠12月的薪金,約6至7萬元,他希望盡快出糧。秀哥做了電工十多年,去年11月起在此地盤開工,他提到金門過往每月7日出糧,但在本月7日時,地盤經理喚他等多一星期至15日,但到1月15日,經理又再喚他等多7天,「一味叫工人等,11月都已經遲出糧,淨係想有錢過年。」

秀哥嘆道,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地盤積滿垃圾,而且長期漏水,「做電工,但個地盤就無電」,「你睇緊電視時候,我哋奮鬥緊。」

秀哥每日早上9時上班,下午6時收工,因為住在葵涌所以較難加班。他慨嘆「今日都無錢食飯」,希望公司承擔責任,「我哋就係唔信金門先搵工會呀嘛,叫我信你,點信呀?」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天忻批評,金門已多次欠薪,重申政府應加強監管外判商,對拖欠薪金的外判商作出具阻嚇性的罰則。

IMG_8765
金門人力資源夥伴暨薪酬福利譚諾恆

記者:麥馬高

跑馬地賽馬會會所地盤欠薪工潮行動

$
0
0

本會日前接獲地盤工友求助,跑馬地桂芳街賽馬會新會所地盤,有約150名電工遭拖欠12月的基本工資及加班費,估計涉及款項最少約HK$$3,770,000,工友曾多次向二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及大判金門建築有限公司追討款項,但判商間互相推卸責任,沒有提出任何支薪方案。據工友所說,此僱主已屢次拖欠工人薪金。故此,今早11:00約100名工友團結一致,到跑馬地賽馬會會所門外發起示威行動,以向金門、建設及業主香港賽馬會施壓,誓要討回血汗錢。

今早工友到地盤外行動不久,大判金門、二判建設以及香港賽馬會亦派代表到場。大判金門起初提出之方案為即日核對工數,但於下週一(一月二十一日)才能支薪。工友大為不滿,經工會及工友商討後,向大判提出兩項訴求︰ 一,即日核對工數,並即日支付12月的基本工資及加班費;二,支付1月基本工資及加班費。及後,本會伙工人代表多番與公司談判,商討支薪方案。最終與金門達成協議,承諾可即日支付12月的欠薪,並於下週一向1月離職工友支付1月薪金、代通知金及假期補薪,共涉及HK$1,670,000。另外,於即日未能核對工數之工友,亦將於翌日(一月十八日)進行核對工數,相關款項亦於下週一支付予工友。

近月地盤欠薪問題嚴重,本會連續接獲多宗欠薪工潮及個案求助,包括:蓮塘口岸等大型工程。欠薪事件不斷發生,工人被剝削的問題日益嚴重。面對僱主的不負責與涼薄,工人往往需要千辛萬苦,才能討回應得的血汗錢,實在於理不合,令人憤慨 ! 以下是本會分析地盤行業欠薪成風的原因:

第一,現時有不少僱主習慣性拖欠薪金,沒有預留足夠資金支付薪金。此外,行內視不支付勞工假及年假為行規,把欠薪合理化,公然犯法,視工人的權利與勞工法例為無物。

第二,有不少欠薪工潮涉及「判頭數」,工人無辜被擺上枱。三判/四判與二判/大判之間發生商業糾紛,拖欠工程費,引至工友薪金遭拖欠。

第三,政府監管不力,令無良僱主更有恃無恐。現時工人若遇欠薪,勞工處勞資關係科的調停會議,沒有法律約束力,僱主根本沒需要理會,事情往往得不到解決。又或到勞資審裁署追討,花費最少一個月至一年,工人需虛耗極多時間和心力處理,也未必能拿回欠薪,令工人卻步。然而,對僱主則無什麼大影響,最多只是支付原來應給的薪金,及有限數的訟費,對工人十分不利。

總括而言,本會促請高砂及重力號,盡快支付工友欠薪。此外,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分判商,對拖欠薪金的判商作出阻嚇性罰則,以肅整行業欠薪風氣,改善工人待遇。另外,現呼籲工友若遇任何勞資糾紛,請聯絡工會協助(求助熱線:2770 8668)。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職工盟屬會)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八日

鋁窗跌落街,高層點會無責任!

$
0
0

1. 根據香港法例第228章 《簡易程序治罪條例》 第4B(1)條,任何人「容許任何東西自建築物墜下,以致對在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損傷者」,即屬犯罪,可處罰款$10,000及監禁6個月。
 
2. 所謂不得「容許任何東西自建築物墜下」,是嚴格法律責任,重點在於相關人員對鋁窗在事發前後及當時的狀態具有「控制權(power to control the state of affairs which led to the falling of the glass)」,但最後仍然沒有或無法阻止事情發生(不論相關人員曾否為此採取任何措施)。[1]

3. 視乎情況,譬如如果鋁窗因為缺乏維修保養,在被推出前狀態已經很壞,那將直接推窗而令窗墮下的人形容為對鋁窗具有「控制權」,似乎有點奇怪。(在HKSAR v Pabustan [2011] 4 HKLRD 286第14段中,時任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邵德煒似乎亦沒有認為直接推窗而令窗墮下的人必然有上述意義下的「控制權」。)
 
4. 然而,如果鋁窗墮下的原因確實是維修保養方面的問題,按高等法院法官Hooper在《女皇訴陳培基》案訂下的原則,以下高層人員則有很大機會須負上第4B(1)條下「容許鋁窗自建築物墜下」的刑責:

  • 佔用相關物業的公司本身,因為「明顯地,公司中必然有某些人有權控制[鋁窗]是否得到妥善維修保養,而這些人的不作為[或不注意]直接導致[鋁窗]墮下」;[2]
  • 上述負責保養維修的人員,或有權控制這些人員行動的上司;[3]
  • 公司的董事或其他管理人員,如果能夠證明他們「同意、縱容」上述的不作為的話 [4]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訴李鳳貞》 [2012] 3 HKLRD 366案中,時任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黃崇厚在第58和63段解釋「縱容」即「知情而不加阻撓」,亦包括「沒有採取實際﹑或 ... 積極的行動[即不僅僅是口頭反對]阻止 ... 違法行為」;黃法官此裁定後來獲終審法院上訴委員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訴李鳳貞》 (未經彙編,FAMC 4/2012, 2012年6月5日)第10段中贊同)。
 
[1]參見《女皇訴陳培基》[1992] 1 HKCLR 218案第222頁。另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訴陳海星》(未經彙編,HCMA 1151/2007,2008年2月4日)第12段。
[2]《女皇訴陳培基》第222-223頁。
[3]《女皇訴陳培基》第223頁。
[4] 《陳培基》案第221、223頁;香港法例第221章 《刑事訴訟程序條例》 第101E條。


做到死也沒有人會理會

$
0
0

被發現猝死於尖東海旁長櫈的男子,正正就是本地基層群體的縮影,縱使生活迫人,都想盡法子希望賺多點錢讓家庭充裕點,可以令生活好過點他們都會想辦法去做,其實一人打幾份工這種情況,相信都不會太陌生,我們身邊總有些朋友有些街坊是身兼多職的,主要原因大都是家庭經濟緊絀,一份工的工資難以應付日常開支,在香港找散工炒散不難,不過大多數都是一些勞動性服務性行業居多。

可能會有人問為何要這樣搏命?有時我們看得見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命運卻會看不見自身的勞累耗損,有時甚至可能是不顧自己能承受多少,因為社會這種要「靠自己」的意識形態根深蒂固植入我們的勞動因子內,對基層勞動群體來說就是手停口停的狀態,政府又教我們最好不要找他們申請福利,不要倚賴他們,結果是大家都會看見近期過勞猝死的情況持續發生,有的在車上,有的在網吧,有的在海傍...,他們離開前都仍在勞動,仍在記掛著等候開工的機會,期待可以賺多一蚊得一蚊,我稱這種勞動狀態為消耗奴役(Consumption slavery),社會在灌輸一種不斷生產不斷勞動才有報酬的意識形態,而透過在政治政策,媒體渲染,教育制度及職能工種這些系統中反映出來,而人民就在不自覺底下被滲透成為這種狀態的奴隸,最受要害的正是基層貧窮的群體,因消耗奴役是結連著科層制和精英主義的,亦是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打手。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基層勞動除了是不斷消耗心神與靈魂的奴役外,還有我們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稱之為的勞動異化(Alienation of labor),馬克思的理論中,勞動者感到自己失去對自己從事工作本身的勞動和掌握控制的狀況。隨着流水線作業和分工的細化,勞動異化作為結果之一在現代化社會體現得越來越明顯。

馬克思認為,被異化的勞動者與他自己的生產活動、勞動目標、生產過程分離。使得工作成為非自發性的活動,因此勞動者無法對勞動產生認同或者領略到勞動的意義。勞動者將其工作的意義和使命轉移以金錢或資本來量化其勞動的價值,當勞動不能帶來足夠的金錢滿足時,就要透過繼續勞動來累積其資本,而至於何謂足夠則從個人的慾念與價值觀而定,亦有其客觀環境的因素影響個人的判斷,如家庭、病患等。

猝死的發生固然令人感到哀痛與沉重,一個無論是為自己或是為別人,都獻上自身的努力與血汗,走到盡頭的靈魂。但更使人悲憤的是掌權施政者對勞動市場這種消耗的狀態置之不理,視而不見,他們只顧不斷地將人民推向勞動和再勞動的市場,即使你接近退休年齡,就以延遲退休年期和延長長者綜援的申請,將無論基層長者或銀髮族,都推向勞動市場繼續勞役他們,再引用其他國家的退休年齡作參考,卻沒有在本土在地的處境(context)去考量。

別國的退休福利你有沒有做?別國的勞動行業是否六七十歲的長者去做?我們的勞動者有沒有被人尊重?在香港他們的工資有多少?為何搵極都吾夠?他們的工作有沒有應得的保障?有多少的工種可以給他們選擇?相信掌權者沒有時間去仔細研究這些,因為他們的眼目只聚焦在向祖國獻媚和兩岸三地的發展,勞動者的身影,只是他們創造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的棋子,幾個奴役猝死的靈魂,不足以令這冷血無情的政權動容與憐惜。

掌權者只想從奴役勞動者的身上取得生產力和GDP,卻無視忽略每一位用心神血汗來換取報酬的勞動靈魂,不重視他們生活應有的權利和福祉,也不在制訂政策和勞工權益中賦予他們工作與生活的意義。

倘若能夠讓他們的勞動與尊嚴不被異化,我們亦能夠人性地去看各個階層他們勞動的光輝,增添情感元素來評估每種勞動的價值,而政府也不再只有進步發展論,還有修復性的規劃檢討,來為香港進行一個制度的身體檢查,為市民制訂勞動與生活平衡的政策,這樣,可能可以令香港人從奴役的牢籠中釋放出來,並能在此城這地找到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日出康城地盤工人遭欠薪 抗議後成功爭取即日出糧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將軍澳日出康城第六期的一至二座地盤,約50名電工在今月7日被駿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即時解僱。他們遭拖欠12月及1月的基本工資、加班費、代通知金、年假及勞工假薪金,涉及金額達100萬元。職工盟屬會建築地盤職工總會今早和約30名工人抗議。他們從港鐵日出康城站,遊行到地盤門口集會抗議,高叫「有汗出,無糧出」、「屋企等我養,還我血汗錢」、「協興無良、駿達無良」,要求今日內討回欠薪,否則不會離開。經過半小時談判後,三判承辦商將在今日內向工人發還拖欠的薪金。工人得悉成功爭取後,隨即在地盤閘前高呼「工人萬歲」和「堅持有用」。

IMG_2828

在早上10時,大判協興建築有限公司及二判順昌的代表到達地盤門外,表示會與工人代表商討欠薪問題,兩名工人代表在工會陪同下進入地盤寫字樓磋商。期間在地盤外守候的工人在地盤鐵閘上貼上寫上「冇錢過新年」、「還我血汗錢」的揮春。

在談判近半小時後,地盤工人與工會從地盤寫字樓步出,指已與三所公司達成協議,將於今日內依照勞工法例支薪,薪金除拖欠的基本工資及代通知金外,另加今日及早前追討欠薪不果的日子。承辦商將會在中午,派職員到達地盤核對資料及即日簽發支票。

IMG_2826

左為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天忻,右為駿達項目經理

駿達項目經理回應時稱,已準備支票於下星期一出糧,「信唔信由你,我哋已經準備咗」,聲稱早前與工人有誤會。他指,昨天已通知地盤工人出糧消息,「但佢哋都係堅持行動,冇計啦」。被問到既然已準備支票,為何不即時出糧回應工人訴求,經理僅稱「公司行政,不便透露」。當記者追問其姓名及稱呼時,他即三緘其口,只著記者「影好啲」。

IMG_2831

參與行動的工人文哥表明,不會相信駿達的說法,「之前佢哋都係咁講,講咗好多次」。他指,曾聽從吩咐到公司領取支票,但最終呆等了一日,都未能如期領薪。他指遭拖欠薪金達5到6萬元,「臨近過年可以點?真係冇辦法先行到呢一步」。文哥已從事電工逾二十年,指今次是首次遇到欠薪,認為情況較罕見。「工人都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要俾家用、要養家㗎嘛。」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天忻則指,工友曾多次直接向僱主駿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二判順昌,大判協興建築有限公司追討欠款項,但仍無音訊,「我哋已經俾咗好多次機會,已經忍無可忍」。

何天忻續稱港鐵為發展商,有責任監察轄下外判商的欠薪問題,但港鐵一直無動於衷,「港鐵做過啲咩?」她指地盤行內常常透過人脈關係尋找工作,容易養成拖欠薪金的風氣。何天忻強調,準時出糧是天經地義的事,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外判商,加強對拖欠薪金的外判商罰則,肅整不良風氣。

記者:周頌謙、陳浚立

空姐空少唔易做

$
0
0

其實航空安全係空中服務員最重要嘅工作,沒有之一,而唔係提供個人服務。

咁點樣確保航空安全?就係靠考試,有一年一次嘅安全試,同埋每次上機執勤之前嘅「小考」!

每一年空姐空少都要考安全試,確保大家掌握飛機安全嘅最新情況,即使有突發情況都可以應變,如果 Fail 咗,可以 retake 一次,有啲航空公司 retake 都唔合格就要炒。而當中又包括咗兩部份,分別係緊急應變同醫療知識。

緊急應變方面,因為空姐空少飛好多程,每次嘅班機型號都可能唔同,所以係要記熟哂每個機種嘅安全設備、唔同情況嘅逃生程序等等。考官都會出個情境題俾你,考你落地、落水、機艙外面有冇火災等要點應對。

至於醫療知識,就要知道咩病用咩藥,要有啲藥物嘅使用係要用電報同地面嘅醫療機構聯絡,得到專業醫護人員批准先可以用,當然都少不了臨場應變,急救嘅時候攞咩器材,點樣評估乘客嘅健康狀況等等。

除咗上面嘅一年一次大考之外,每次上機前都會有 briefing,都要考航空安全嘅問題,形式就間間公司都有啲唔同,有啲係上機前一人問一條,如果唔識答,就會問多條,問多條都唔識,原則上你就無得飛﹔亦都有啲係執勤之前,以電腦考,有三次機會答,如果答極都唔識就 bye bye!

所以空服員嘅首要工作係確保大家嘅旅程平平安安!

醫院管理局職工總會:致醫管局總裁梁栢賢醫生公開信

$
0
0

醫管局迴避回應職場欺凌問題之嚴重 本會促請正視

本會在2019年1月27日進行了公開請願行動,促請醫管局正視公營機構內職場欺凌氾濫的情況,不但導致士氣低落,醫護人手大量流失,更有不少員工身心受創。我們要求醫管局改革管理和人事制度,訂立反職場欺凌條例,確定員工可以找工會代表出席調查委員會的權利。

但醫管局在昨日的新聞稿回應中,竟完全迴避問題,只一味強調已有既定機制處理不同問題,會加強與員工及工會溝通云云。對此,我們深感失望。1月27日之所以有這麽多員工要出來請願,就是因為感到現有溝通渠道及機制無效。醫管局的官式答覆,令人感到局方無意回應員工訴求,改善現有管治。

最近教育局公開表態「對校園欺凌零容忍」。職埸欺凌是同樣嚴重的行為,不但摧毀個人,更腐蝕整個機構。歐美一些大型企業如英國航空,都明文不會容忍任何職埸欺凌行為,更設有職埸反欺凌條例,把職埸欺凌視作紀律性問題。而在香港,不少大型機構都容許工會代表陪同員工出席聆訊,並且可發言協助,以確保員工會受到公平對待。

醫管局身為香港第二大僱主,掌管公營醫療,控制市民健康性命,而竟然沒有任何反職埸欺凌條例去保障公平職場;員工出席聆訊更沒權找工會代表陪同。這種落後的管理制度,造成了現今公立醫院職場欺凌嚴重的情況,醫護人員大量流失到私人市場,令公立醫院人手嚴重不足。現在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人手更已經爆煲。醫管局聲稱會採取措施應對人手不足問題,但對問題的核心:即管理不善引致人手流失,卻視而不見。

本會在二零一八年十二月至二零一九年一月對醫管局員工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九成九支持訂立職場反欺凌條例,九成六支持確立工會代表權。就此,本會希望梁總裁就其員工以下訴求公開表態:

1)要求盡快訂立反職場欺凌條例
2)立即給予員工 工會代表權並陪同出席所有內部聆訊

睇得多衝上雲霄,不如落返地,睇下機師嘅苦況!

$
0
0

一直密切留意華航飛機師罷工情況,睇住管理層嘅抹黑真係越睇越心寒,好彩都仲有唔少乘客體諒同理解平衡返!

飛機師一話要罷工⋯⋯最容易俾人攻擊嘅論述係,佢哋人工高、社會地位高,好心就唔好咁貪啦!講呢啲說話嘅不乏嗰啲乜乜乜總經理、乜乜乜主管⋯⋯次次睇完,都忍唔住笑啦!你班高層過去一年有幾多日唔夠瞓?你又有冇試過過勞呀?

唔知大家係咪睇得太多衝上雲霄,對呢個行業太多美好想像!查實每程機都面對住大量數目字資訊,仲有地面無間斷嘅、每一個航點都有嘅無線電通話,仲要mon住天氣變化再調整點應對⋯⋯仲有仲有,求上帝保佑本身行機裏面唔好有啲咩古靈精怪嘢發生, 真係一眼關七都形容唔哂佢哋駕駛室入面嘅工作!

查實華航飛機師嘅六項工會訴求已經積壓咗好耐!搞到罷工亦即係談判破裂,其實僱主負上最大嘅責任,一直毫無誠意解決困難,用返台灣朋友用嘅字眼「跳票」,即係次次都講過唔算數。

見住華航不停地拿乘客做籌碼,道德勒索班機師,但唔諗下罷工背後嘅原因,一昧打壓,真係好可恥!

有客人受影響,我都明白會有唔開心同失望,不過希望做打工仔嘅可以將心比己,無人想俾老細蝦到上心口,每個機師都想平平安安做嘢~~~我成日提醒朋友,當大家每一次坐飛機享受你愉快旅程嘅時候,唔好忘記背後成就這一班航機嘅每一位工作人員到底付出咗幾多!

Viewing all 163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