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勞工
Viewing all 163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武漢肺炎】Dirty team醫生首日即參加罷工:唔係為自己利益,係為咗社區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醫管局員工陣線今日發起首日罷工,由提供非緊急服務的人員參與。陣線早上於7間聯網的龍頭醫院擺設街站,供罷工的會員簽到,並派發白絲帶及宣傳單張。在瑪麗醫院外的薄扶林天橋上,十數名醫護於天橋排成兩列,舉起「罷工」的文宣,不時高呼:「齊心抗疫,封關救港!」。有抽中「Dirty team」的兒科醫生表示,今次罷工「唔係為自己利益,而係為左社區」,又指工作雖有風險,但「始終都要有人做」:「當初選擇呢份工,就要承擔責任」。截止下午5時,陣線公佈,是日有逾2,500名會員參與了罷工。

IMG_8654

醫生、護士拒認稱「逃兵」:我們憤怒多於害怕

在簽到的隊伍中,不乏身披白袍的醫生身影。任職兒科的吳醫生,批評政府漠視民意、堅拒封關,令疫情有大爆發的風險,故選擇罷工。他明言,今次罷工「唔係為自己利益,而係為咗社區」,雖然也曾擔心秋後算帳,但認為只要足夠多人,風險便會較細。他指,自己的部門約四分一人參與罷工,如政府不回應,就會一同「罷足」五日,並會互相協調以確保有足夠人手處理病人需要。對於有指醫護罷工不負責任,吳醫生無法認同,直指今次醫護是為了市民健康而發聲,實為「負責任」,而且大家「憤怒多過害怕」,絕對談不上是「逃兵」。

吳醫生又指,自己早前抽中「生死簽」,今日開始一連兩個星期的「Dirty team」工作,要負責接收懷疑及確診的兒科個案。雖然有感染風險,但他認為這工作「始終都要有人做」,「當初選擇呢份工,就要承擔責任」,罷工期間如收到新個案,也會回醫院處理。而為免影響年邁的父母,這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也要搬出去住。

無標題
吳醫生

在日間中心任職的護士Ivy則指,自己雖不屬前線,但仍希望聲援前線同事。她表示有六、七成的同事罷工,同樣會「罷足」五日。對於「逃兵」一說,她堅定地說:「如果係,我地請病假都得,唔需要企出嚟堅持政府去做」,「我哋都係因為政府無回應,先至會行到呢一步」。

醫生指氣氛比沙士時期沉重 病人撐罷工稱服務沒大影響

而任職精神科的李醫生則表示,參與罷工是因為政府不聽醫護聲音,希望藉此表達不滿。他指自己只會於今日罷工,因為之後有臨床服務的需要。李醫生認為,封關至少可以阻止疫情發展,因為現時武漢肺炎患者沒有病徵,即使「請多十個醫護都冇用」。曾經歷17年前沙士一役的他,直指今次醫護間氣氛更為沉重,而且不知道病毒的嚴重性及源頭,望當局能「吸收歷史教訓」。

無標題
李醫生

不少赴瑪麗醫院覆診的病人均表示支持醫護。周女士今日陪同母親來覆診,她外衣上繁上白色絲帶,直言支持醫護罷工,又批評政府防疫措施「做得好差」,應該封關。她不認同醫護是逃避責任:「佢哋都唔係怕死!」而今天的服務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都係咁好」。

IMG_8769
周女士

記者:黃蕊獻、麥倩怡

版權: 

巴職聯回應2月3日政府防疫記者會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香港政府的防疫措施至今仍落後於其他地方;直至今日傍晚的記者會,特首林鄭月娥繼續拒絕「全面封關」,只將人流集中經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新措施直接增加對巴士前線人員的威脅!

本聯盟認為,香港政府必須果斷執行「全面封關」,限制任何國藉的旅客經中國疫區入境來港,堵截隱性患者將武漢肺炎病毒輸入境內,從以確保醫療資源能應付本港的抗疫工作。

假如醫護界罷工未能打動政府「拒絕全面封關」之決定,就保障業界從業員健康及公眾利益著想;本聯盟將開展籌備緊急會員大會表決通過罷工 / 工業行動。

巴士業職工會聯盟
2020年2月3日

醫護罷工第一日:護士、清潔姨姨、街坊齊齊撐

$
0
0
內容: 

【草根行動媒體】報導
行動記者:車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政府無視民間封關的訴求,前線醫護和全香港人的安危懸在一線。醫管局員工陣線短短幾日內爆增會員數目至近二萬人,今(2月3日)發起第一日罷工,號召非緊急醫護人員罷工,若政府不在23:59前回應全面封關等五大訴求,便立刻發起第二輪總罷工(編按:特首林鄭月娥下午出席記招宣佈封閉部分關口;當晚工會與醫管局談判破裂,第二階段全體會員罷工正式啟動)。【草根行動媒體】來到屯門醫院現場,和罷工與不罷工的醫護人員、負責醫院清潔的姨姨,及前來聲援的屯門街坊聊了一下。


(屯門醫院街站的聲援義工)

護士心聲:罷工仍心繫病人

醫管局員工陣線工會理事譚小姐本身也是公立醫院護士,做了五、六年,工作範圍涵蓋手術及醫療兩方面。她在去年10月左右加入工會前期籌備工作,12月正式成為理事一員。要罷工,她坦言醫護人員受到巨大壓力。「首先你擔心patient(病人)。病房唔可以冇人……二嚟擔心加重同事負擔。」她不同意醫護罷工是自私的行為,像過往掛十號風球,一眾同事堅持行路也要上班。以她任職的病房為例,今次醞釀罷工,同事之間早已協調好人手,以維持部分醫療運作,譬如夜更會安排二至三人當值。問及罷工期間當值的同事會否有怨言,譚小姐表示不參與罷工的同事其實都很支持今次行動,堅持上班不過是為病人著想,絕非支持政府的說辭。除了處理病人的期望和同事的工作量,上司的壓力也令很多醫護徘徊在罷與不罷之間。雖然譚小姐的部門經理(DOM)並沒有施加太多壓力,但有同事被上司威脅,如果罷工,就要投訴他至吊銷牌照。

醫護罷工其中一個訴求,是提供足夠配套予照顧隔離病人的醫護。譚小姐為我們描述了病房物資緊拙的情況:一般病房的口罩只有最低規格(Level 1),口罩的分配不再靠請示,轉由上級統一配置數量。護士的保護裝備裝備還差過警察:防護衣完全無法遮蓋頸部、腳部和鞋。隔離病房的安排更加失當,負壓系統並不完善:除了單門設計以致無法有效隔離病菌外,有些醫護需要離開病床,走至另一病房透過網絡攝像機(webcam)觀察病人情況,根本無法為病人提供合理的照顧(有關隔離病房的物資短缺情況,可閱讀明報周刊報導)。

Matthew是醫管局員工陣線的義工,現職公立醫院化驗員。平日的工作包括化驗血液、糞便或尿液樣本,供醫生作診斷。疫情爆發後,化驗室也成為感染肺炎的高危場所。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昨日才剛確定新型冠狀病毒可靠糞便傳播,會否發現或發展成血液傳播仍是未知數,但Matthew稱化驗員的防護裝備只是一個口罩、手套及普通的實驗袍。就算被通知要檢驗懷疑病例的樣本,防護措施上也沒有加強。他坦言,現時連隔離病房的設施也不足夠,更何況他們這些不直接接觸病人的。今早在屯門醫院門口看見探熱人員有穿個人防護設備(PPE),他身邊有個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同事還感到羨慕。運送懷疑病例的化驗樣本過程同樣存危:Matthew指,這些樣本都只是簡單加多一層包裝,沒有額外的保護措置或運送指引。身位醫護人員,知道更多現時防疫的細節,他更加不忿:「政府完全係置香港於危險之中……仲要到宜家軟件(對病毒的掌握)、硬件(防疫設施和裝備)都係unknown(未知),點可以咁樣草菅人命?」

對於反對罷工的聲音,Matthew很想告訴大家,其實醫護人員才是對病人最上心。有醫生朋友因為手頭上太多症,還在說:「今日睇完,聽日先罷啦。」他希望透過今次罷工,醫管局高層可以重視現時醫護物資、配置不足的問題,更希望他們學懂尊重自己的同事和下屬,而不是一味地唾罵和責怪,否則只是將全香港人推至深淵。

不罷工同事的支持

午休時間,任職屯門醫院文員的Chloe和Apple前來街站支持。兩人均負責專科門診的工作,也會直接接觸病人。「一定要封關!」Chloe指,今早才剛剛接到一個由深圳過關、拖住行李箱和小朋友的病人,她能做的也只是通知姑娘,讓他們加強警惕;而自己的防護裝備只有一個口罩和文員袍,上班時無時無刻感到威脅。醫院大門的探熱程序也會有漏洞:醫院聲稱職員不用探熱,但連職員證也不用出示。Chloe擔心,不知有多少病人因此漏了探熱而直接進入醫院。兩人沒有罷工,令她們猶豫的主要是病人取藥的問題,「因為專科的藥普通門診冇得攞。」雖然有同事響應罷工,她們稱工作量上也不算太大,會繼續支持今次罷工行動。

一位屯門醫院的清潔姨姨在樓梯上大喊「支持!」令街站的士氣大增,還風趣地說:「唔好影我,我蛇王㗎咋!」正職醫護的防護裝備都緊拙,身為兼職外判病人服務助理(PCA),姨姨的裝備也只有口罩,穿著外判公司的制服。早前有位叔叔經過街站時,責罵罷工的醫護沒有職業道德。姨姨反駁:「職業道德?人哋條命就唔係命啊?」真性情的她不斷粗口問候林鄭月娥和陳肇始,指兩人不妨自己親身來醫院幫忙感受一下。她自反送中運動以來便有上街遊行,整個清潔隊都知她是「黃絲」,不時與同事舌戰。去年十月一位14歲少年在元朗示威中遭便衣警員開槍射中大腿,被送往屯門醫院治理,姨姨記憶猶新:「……一槍打落個𡃁仔度,14歲咋,三個防暴仲將佢五花大綁……我一邊拖地,一邊鬧,講起就激氣。」如此敢言,怕不怕丟了工作?姨姨說得瀟灑:自己六十多歲人,「老一歲當賺咗」,還管這些嗎?

屯門街坊大集合

前來聲援的還有一眾屯門街坊。劉太以前做過八年保健員,負責派藥、插喉等工作,所以特別明白醫護人員的辛苦。因為太辛苦,子女也大了,便轉行做保安。去年反送中運動打響鑼鼓,她全情投入。因為調更麻煩又不想整天請假,她索性辭了份工,做「全職社運人」。透過運動,她識得一班屯元天的朋友,緊貼連登資訊,每逢有行動便會出現,又上法庭聲援、入荔枝角收押所探望手足。「我一個禮拜探兩次,有啲好慘㗎,五、六十歲入咗去,我哋咪買啲嘢入去探囉。」劉太和朋友今日11點半到現場,看見罷工簽到的人龍排到長一長,感到鼓舞。一些當年一齊學保健的同學反對醫護罷工,劉太反斥「佢哋係救香港,唔係自私。」她認為武漢肺炎爆發,大家都會受害,要求封關只是不想看見香港好像武漢一樣「淪陷」。與劉太一行人相熟的屯元天「戰友」李生中午12時到達,前一日留意到醫管局員工陣線會員大會通過罷工的議案,覺得醫護人員很齊心、很踴躍,認為今次是香港這麼多年來最有本錢的罷工:「港共政府都要靠我哋班醫護人員……(再加上)今次肺炎市民連口罩都買唔到,你話點樣平息民怨!」最後他們都想和醫護人員說聲:「撐醫護,撐到底!你哋做得啱!」


李生舉的紙牌用路邊拾起的樹枝支撐,有街坊伯伯路過叫他找支地拖棍,不用舉得這麼辛苦。李生答:「臨時拉夫,咁先夠街坊啊嘛!」

杜先生早上8點多就到達現場,他聽見有些路過街坊罵醫護是逃兵,隨即回家換了一塊紙牌回應(見下圖)。他認為醫護絕不是逃兵,也不是為自保,是香港政府在逃避責任、逃避醫療系統「爆煲」的現實。他指出,當權者完全有能力防疫,實行全面封關,而非一味「希望」疫情不會社區爆發。看見今次醫護罷工如火如荼,他分享了自己08年組織「維他奶工潮」的經歷:當年他是維他奶公司的一名基層員工,負責開貨車。03年沙士期間,公司打著「共度時艱」的名義扣減人工;沙士一過,薪金卻沒有調整,引來員工不滿。當時杜先生只憑一個「勇」字,透過聯誼組織廠內、廠外員工,了解他們在職場上的困難,一齊爭取改善勞工待遇,例如工廠員工需要在高溫生產的環境下工作,他們便向公司要求增加風扇。罷工的起因是公司「陰濕」減人工。佣金制度下,以杜先生為例,底薪每月7千左右,高峰時連佣可賺得2萬。但公司竟然稱是品牌形象做得好才讓產品賣得好,要改變佣金計算方法,但實質變相減薪。杜生在要求保障薪金的談判中被無理解僱,成為200多人罷工的導火線,最後成功爭取。所以他非常明白醫護罷工的犧牲,即使組了工會、有一定的法例保障,仍然難逃秋後算賬,呼籲大眾理解和支持。

【草根行動媒體】

版權: 

醫管局HR又唔做野,又唔讀書

$
0
0
內容: 

醫管局HR發信俾參與罷工員工,警告佢地話,員工喺工作時間內參加罷工無得到僱主同意,同埋員工參與罷工,只能根據法例規定去做。

原來又唔做嘢又唔書嘅人,唔單止死黑警,仲有醫管局HR。

幾千人規模罷工,作為HR,唔係應該諗下點樣拆彈點樣疏導架咩?反而仲要嚟火上加油、激化同事不滿?人地無返工但做緊好多嘢,守護香港人嘅健康同安全,喂你班友日日返緊工其實根本乜都無做lol。

你話員工「喺工作時間」罷工無經僱主同意,我想問下,有無人係喺「工作時間」以外罷工嘅呢?你咁叻不如你地嚟示範俾我睇睇?呢樣嘢根本係自相矛盾,同叫上帝創造一塊石頭去揼自己隻腳,有乜分別?

仲有你口口聲聲話,員工罷工無經過僱主同意,請問你有無見過世界上有罷工係得到僱主同意嘅呢?醫管局HR真係天才!人地員工發通知俾你,係表明唔返工因為履行罷工權利,而唔係請假、曠工或失縱,你咪當成人地同HR申請批准先得架!

再講,你話叫員工跟番法例去做,咁依家咪跟緊囉,除非你話《基本法》唔算法律啦!《基本法》第二十七條訂明:「香港居民享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既然係基本法保障我地有權罷工,咁醫管局員工進行罷工,到底有邊方面無跟到香港法例呢?

相反,醫管局HR請聽清楚,如果你地針對罷工員工作出歧視同報復,你就真係絕對唔係「do so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醫護罷工】罷工護士促林鄭「封完關唔該去死」 醫護不憂秋後算帳:做啱嘅嘢冇問題

$
0
0
內容: 

(左起)任職專職醫療的何女士、劉女士

(獨媒特約報導)醫管局員工陣線今早發動升級罷工行動,號召提供緊急及非緊急服務人員一同罷工,並到醫管局大樓請願,「一人一信」向醫管局表達全面封關等五大訴求。前來遞交請願信的醫護人員達數千人,人龍一度由醫管局大樓延伸至亞皆老街公園。

IMG_4963

護士促林鄭立即封關、「去死」

護士林姑娘接受訪問時表示,林鄭月娥應立即封關以減少內地來往香港的人流,並斥林鄭「封完關就唔該去死」。另外亦有多名到場聲援罷工的參與者表示「同林鄭無嘢好講」,並指她已經錯過最後一次挽回民望的機會,「佢依世都唔會返到轉頭」。現已退休的黃伯受訪時表示,完全不理解林鄭的抗疫手法,「封一半又唔封一半」,斥「點解條X婆仲未死!」

IMG_4418
護士麥小姐

林鄭月娥今早指非必要公務員毋須戴口罩,註冊護士麥小姐批評做法不符現實。她指出因應疫情日益嚴重,政府理應呼籲市民大眾包括公務員配戴口罩,而非「唔比人戴」,質問林鄭「係咪想啲公務員死?」,「自己唔做嘢啫,唔好拖啲公務員落水」。

任職專職醫療的何女士及劉女士昨日已開始罷工。何女士形容,昨天得知政府的措施後「好嬲」,怒斥「講一套做一套」,封關口卻增加口岸巴士的班次,是「玩嘢」。劉女士也批評,醫管局缺乏誠意回應醫護訴求。被問到會否擔心秋後算帳,二人都聳肩表示「咁又冇擔心過喎」,因為「做啱嘅野冇問題」。

IMG_4320

記者:黃蕊獻、黃鐙嶠、陳世浩

【醫護罷工】威院外百人排隊簽到 抽中生死籤護士:驚秋後算賬,唯有齊上齊落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醫管局員工陣線今日發動升級罷工行動,號召提供緊急及非緊急服務的醫護人員一同罷工,中午於7個聯網的龍頭醫院擺設街站,供罷工的會員簽到。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外,下午有近百名醫護排隊等候簽到。有抽中「生死籤」的隔離病房護士表示,雖然擔心政府會秋後算賬,但仍堅持與其他醫護「齊上齊落」,要求政府立即封關。醫管局員工陣線公佈,截止下午5時,今日有逾6,000名會員報到參與罷工。

IMG_4426
病人服務助理郭小姐

醫護:無理由驚就咩都唔做

在瑪麗醫院任職病人服務助理5年的郭小姐批評,政府遲遲未肯封關,「一日唔封關啲病人就只會不斷湧落嚟」,故希望透過罷工促使政府聆聽民意。她續指,雖然自己並不屬前線,但亦希望透過罷工支持其他前線醫護人員。她亦表示,雖然擔心政府會秋後算賬,但她堅持「要做啲嘢」,「無理由驚就咩都唔做」。

早前抽中「生死籤」的隔離病房護士蘇小姐指,參與罷工是希望政府立即封關,亦指醫護的裝備面臨短缺,口罩、保護衣等供應逐漸減少,促政府正視前線醫護人員的安全問題。被問及會否擔心秋後算賬,她指「驚就一定會驚,唯有大家齊上齊落。」

IMG_4424
物理治療師伍小姐

物理治療師:至少我哋爭取過

在醫管局任職物理治療師近27年的伍小姐表示,雖然自己的工作風險不大,但亦希望出一分力,聲援前線醫護人員。曾經歷沙士的她指出,現時疫情未有社區爆發的跡象,故社會氣氛相對2003年較為緩和,但她認為政府「一日唔封關」,社區爆發將無可避免,質問政府「係咪要等到爆發先肯做嘢?」

有人批評罷工的醫護是「逃兵」,伍小姐反駁「罷工唔代表不負責任」,並指出行動的目的是希望解決根源問題,即減少內地來港的病人數量,從而減低社區爆發的機會及前線醫護的壓力。她續指,罷工是現在的唯一希望,雖然她對政府會否正面回應市民訴求存疑,認為今次行動是孤注一擲,但她仍堅持繼續罷工,「至少我哋都有爭取過。」

無標題

記者:黃鐙嶠、陳世浩

【醫護罷工】前線護士:我從來都唔驚死,但係我好介意因為咁樣而死!

$
0
0
內容: 

(左起)Helios、Ashley、Natalie

(獨媒特約報導)醫護人員罷工行動今日升級,同任職護士的Helios、Natalie及Ashley一同前往醫管局大樓遞交請願信。Helios批評,武漢肺炎疫情是「人禍非天災」,政府拒絕封關令社區爆發風險大增,置一眾「賣命」的醫護人員的安危於不顧:「澳門、新加坡都封,點解林鄭咁固執?」她們屬緊急服務員工,將響應醫管局員工陣線呼籲,從今日起罷工四日。

Natalie坦言,「罷工的犧牲比返工更多」,「有得揀我都想返工」,但政府的不作為令醫護別無他法。Helios憤憤不平道:「成日話封關唔理大陸人感受,咁點解唔理香港人同一班賣命醫護嘅感受?」

IMG_4957

對於有指醫護罷工是「逃兵」、「怕死」,Helios即反駁:「我哋驚死仲要話比你聽罷工爭取權益?直接辭職唔好?」她又反問:「人哋係人命,我哋就唔係人命?我哋驚死都要去做!」被分派到「dirty team」工作的Ashley亦道:「我哋唔係奉旨一定要努力面對!」

她們異口同聲批評,醫管局高層從來沒有從前線醫護的角度出發,「淨係叫我哋攜手抗疫,麻煩你落frontline度做!」Helios指,醫護的裝備嚴重不足,N95只得一個模型、污衣籃無人清理、口罩供應也瀕臨緊張,且醫護只得ASTM Level 1的裝備,而非世衞標準的Level 2。Natalie不禁怒斥:「點解人哋警察會有全套保護,但醫護frontline就完全冇?」

昨日多名罷工醫護收到高層電郵,「秋後算帳」已開始。Helios指,做醫護「考牌要好多年,一啲都唔容易」,罷工的代價可能非常大,但她堅定地說:「而家我哋就係要risk呢樣嘢,去話比政府聽頂唔順。」

訪問將盡,Natalie又忍不住多說一句:「我最後想講多一樣嘢。我沙士後已經想做護士,我從來都唔驚死,但係我好介意因為咁樣而死!」

IMG_4972
數千名醫護人員響應罷工,排隊到醫管局大樓遞交請願信。

記者:黃蕊獻、陳世浩

【醫護罷工】曾守沙士隔離病房半年 護士:係咪要等到有第二個淘大花園先肯做嘢?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昨日出現首宗死亡個案,確診個案亦增至18人。醫管局員工陣線自周一起發起罷工行動,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病房任職護士20年、曾於2003年沙士一役於隔離病房工作半年的Danny,亦在罷工醫護的行列。他堅定地說:「我唔介意入dirty team,但我介意明知封關可以防止社區擴散,都唔去做。」

難忘沙士教訓:明知封關可以防止社區擴散,都唔去做

Danny形容,當年沙士一役,雖然一開始充滿未知,但同事仍然緊守崗位、「做得幾多得幾多」。他指,那時資源緊絀、人手緊張,「一個N95要用一個星期」,但仍覺得「政府至少有take step」。可惜,17年後的今天,武漢肺炎逼在眉睫,多個醫科權威、前線醫護促請政府封關預防都得不到任何回應,醫護罷工抗議只換來當局嚴詞指責。

無標題

Danny批評,醫管局只着眼於眼前受影響的病人服務,卻看不到社區爆發的禍害,「全香港700萬人嘅福祉就唔緊要?」他歎道:「有沙士嘅教訓,點解都唔主動少少去做預防?係咪真係要等到社區爆發、有第二個淘大花園先肯做嘢?我唔介意入dirty team,但我介意明知封關可以防止社區擴散,都唔去做。」

Danny永遠不會忘記,沙士正式在醫院爆發的前一天,與同事為深圳來的病人做急救,病人其後不治;他也記得,當年有4名病房同事不幸感染,其中一人一度進入深切治療部,令一眾同事憂心如焚。這也是他選擇罷工的原因:「我唔希望類似嘅情況再發生。」

無懼秋後算帳:後生仔面對十年監禁,我嘅犧牲又算得係咩?

罷工絕不容易。Danny所屬的病房有超過一半同事罷工,只剩不足四分一人手,內科病房工作繁重,缺勤數天便意味積壓更多工作。可是疫症當前,別無他法:「我哋都唔想行罷工呢條路,但如果可以保護其他市民,我都唔介意做多啲。」

DSCF6870

罷工面對的,更是「秋後算帳」。Danny周一與一眾罷工的同事都收到人事部的電郵,指醫管局並不同意也不允許工時內的罷工行動,促請員工立即返回工作崗位。Danny雖堅持罷工是法律保障的權利,但也已有「被炒」的準備。對於飯碗隨時不保,他臉無懼色:「好多後生仔分分鐘面對十年監禁,如果我真係冇咗份工,相對上我嘅犧牲又算得係咩?」

社區爆發風險大 武漢肺炎與沙士「一模一樣」

這數天確診數字一直上升,關口封剩三個,問Danny社區爆發的風險大嗎?他一臉凝重地說,「好大」。鄰近香港的廣東省現時確診個案813宗,為全國第3多,Danny明確表示,「兩地人流越多,傳染機會就越高」。他曾跟2003年一起奮戰的同事傾談,大家也一致認為,武漢肺炎無論在散播表徵甚至當局的處理手法上,「都已經同沙士一模一樣」。「唯一分別係今次我哋冇搶板藍根、冇煲醋,而係搶口罩、搓手液。」他苦笑道。

DSCF6874

本港開始出現本地感染個案,衞生署昨日表示「已經有隱形傳播鏈」。萬一真的大規模爆發,醫護還可做什麼?Danny最後傳來訊息:「假如政府可以回應廣大市民的要求,全面封關,社會上大多數的市民得到保障,面對社區感染和爆發的機會率得以減少,我相信參與罷工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必會義不容辭,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努力守護病人......自己身邊的同事,到這一刻,沒有一個辭職。」

一如問到Danny在沙士一役過後,為何還願意堅守崗位?他沉思半晌後說:「細個身邊好多人都因病離開,大個咗希望可以減輕其他人嘅痛苦......雖然沙士過咗去,但都想繼續幫人。」

記者:黃蕊獻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促請建築承判商停工!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各大建築界承判商:

本會(建築地盤職工總會)與創建總會於2020年2月2日曾經發出一篇回應就着地盤防疫措施的質詢及建議,今天協盛建築有限公司作出的防疫措施完全能確保工人的安危及阻止疫情在社區內爆發,並以工友及其家人健康和生命作首要考慮,此舉才能避免疫情於地盤爆發。促請各大承辦商都應效法該防疫措施。

協盛建築有限公司作出的防疫措施如下:
1. 新築所有工地全面即時關閉兩星期(2020年2月4日至17日)
2. 工人及其家人的健康及生命作為首要考慮

然而其他各大承辦商依然不作回應不做實事罔顧工人的安危,依然呼籲工人自行佩戴口罩上班,並且發現沒有佩戴口罩便要踢出地盤,但是承辦商並不會提供口罩給地盤工人,此舉本會感到難以理解。若然該工人沒有佩戴口罩,病毒已經可以由飛沬散播,以上安排是完全不濟,罔顧其他無辜的工人受害。

另外,近日網上流傳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中海屯門管翠路地盤有管理人員疑接觸過懷疑武漢肺炎高危人士,並且對有接觸過該管理人士的員工(4名員工)呼籲自我隔離14日。由此可見所謂的申報制度申報表根本不能避免疫情傳播,而員工曾接觸過有關高危人士公司並不知情,後知後覺的態度,處理今次的嚴重疫情,更甚令到其工人及家人的健康及性命受到威脅。根據工人的反映,不少地盤過年後,地盤仍然有工人並沒有戴上口罩,可見承判商並沒有能力管理工人佩戴口罩的情況,無法做好防疫。

本會再次重申一次,若然工人得不到應有的個人防護裝備,或是有曾到過武漢或湖北地區的工人作出虛假申報,因此令無辜的工人染上武漢肺炎,而造成人命傷亡,各大承辦商將成為地盤爆發疫情的罪魁禍首。本會現促請承判商停止所有地盤運作,若待疫症爆發後才封盤,為時而晚。

梁寶龍:憲法中有關罷工的條文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撰文︰工黨成員梁寶龍

今天醫護進行第二階段罷工,罷工的法律保障疑問再起,更大的問題是工會號召罷工,這就是有法律保障的立法罷工嗎?香法律含糊不清,没有準確答案給你的,我們且看世界各國憲法中的不同答案吧。

憲法是國家法律的根基,是制訂其他法律的基礎,所以部份政府的憲法除明確有罷工權外,也會制訂有關法律來保障運用這權的細則,甚至作出規範。

憲法訂明的罷工權可細分為權力、權利和自由等,各政府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差別很大。我們先看香港的條文,然後再看國際條約的條文,接着是各政府相關的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也被稱為小憲法,其中第二十七條訂明,香港居民享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但有關法例卻未能清晰保障罷工權,需要修訂有關法例來保持其一致性,以利日後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七條,也訂明澳門居民享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因没有相關法律條文加以保障,故澳門立法會議員提出有關罷工法的草案,反觀香港連樓梯聲也没有。本文列舉各憲法有關罷工權的條文,讓大家多了解有關問題,加以廣泛討論。

有關罷工權最早的國際文件是,1961年10月歐盟的《歐洲社會憲章》European Social Charter,當中第六條(4)規定:「在權利衝突的情況下,工人和僱主只要遵守由以前所達成的集體協議所派生出來的義務,就享有採取集體運動的權利,包括罷工的權利。」没有明確訂明罷工是個人權利,又指是「採取集體運動的權利」,即個人未必可以進行罷工。但其成員國的憲法絶大多數也没有明確訂明是個人權利。

五年後,聯合國於1966年12月通過《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八條第一款(丁)明確訂明工會:「有權罷工,但應按照各個國家的法律行使此項權利。」條文也没有直接說出個人享有罷工權,但同時指明,各締約國可以用法律限制軍人、警察及公務員的罷工權。

而國際勞工組織的所有公約、建議書和宣言,都沒有一項條款訂明有罷工權。只是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結社自由委員會,在涉及罷工權的案件處理過程中,以判例法的形式承認有罷工權,認為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罷工行動,是工人及其組織爲捍衛或增進其經濟和社會利益,可以使用的一種重要手段。1976年生效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人人有權享受與他人結社的自由,包括組織和參加工會以保護他的利益的權利。」這條文有人理解為有罷工權,但要在工會下間接行使,不是明確的個人罷工權。

1950年7月生效的《結社自由及保障組織權利公約》第三條訂明,「一、工人組織及僱主組織均有權制訂它們自己的組織法和規章、充分自由地選舉它們自己的代表、規劃它們自己的行政和活動、並制訂它們自己的計劃。

二、公共當局不得作出任何足以使此項權利受到限制或其合法行使受到阻礙的干涉。」這公約也有人視為有罷工權,但也不是明確的個人罷工權。

而2000年12月的《歐洲聯盟基本人權憲章》Charter of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European Union第二十八條〈集體談判和集體行動的權利〉,訂明「工人和僱主,或工人組織和僱主組織,按照歐盟法律、國家法規和慣例,有在適當級別進行集體談判、簽訂集體協議的權利。在利益衝突不可調節的情況下,有採取集體行動,包括罷工的權利。」到了這文件才具體指出有罷工權。但也不是明確的個人罷工權,明確指是集體行動,不是個人,即野貓式罷工不受保障。

罷工的權力、權利和自由

憲法中的權利一詞,是指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和法律賦予的意志,而普通中文權力一詞解釋,表示有力量的意思 。

1995年《格魯吉亞憲法》第三十三條訂明:「罷工權力得到承認,實現這一權力的程序由法律規定。」

1966年《多米尼亞共和國憲法》,第八條訂明:「承認工人在私人企業有罷工的自由。」深入解讀這條文,没有具體說明公務員有罷工自由,可以說有可以說無。部份國家會在憲法中列明公務員或某些產業工人没有罷工權,龍少接着會專文整理這方面資料。

1982年《土耳其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三款,與第五十四款訂明,工人擁有談判與罷工的權利與自由,即有集體談判權和罷工權,而集體談判權多由工會代表行使,可以說是有齊勞動三權。

香港《基本法》也訂明,香港居民享有罷工的權利和自由,澳門也是訂明有罷工權利和自由。

1995年《格魯吉亞憲法》訂明:要實現罷工「這一權力的程序由法律規定。」以下憲法也將罷工權與罷工法律連結在一起。

1946年《法蘭西共和國憲法》在序文中訂明:「罷工之權利在法律規定內行使之。」

1947年《義大利共和國憲法》第四十條訂明:「罷工權應在調整此項權利的法律範圍內行使之。」

1978年《西班牙憲法》第二十八條訂明:「承認勞動者爲保衛自身利益舉行罷工的權利。規定行使該權利的法律,將制定爲維持社會基本服務的明確保障措施。」

1946年《巴西聯邦共和國憲法》第一五八條訂明:「罷工權應予以承認,其行使方式以法律規定之。」

《瑞典王國憲法》訂明:「任何工會、僱主和僱主協會均有權採取罷工、閉廠等類似行動。但法律另有規定或爲合約所保證者除外。」

《俄罷斯聯邦憲法》訂明以法律來行使罷工權,第三十七條:「4.承認利用聯邦法律所規定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個人或集體的勞動爭議權,包括罷工權。」明確有個人罷工權。

憲法是一些原則性的條文,法律依據這些條文按實況加以規範個人、社會和國家本身的權利與義務。如廿三條《國家安全法》未能制定法律,就不能規範市民這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基本法》明確列明有罷工權,而法律則含糊不完全保障罷工權,這是香港法治的缺陷。

以上部份憲法以自由、權利和權力來指明可以罷工,3者的分別在那裏呢,有待法律學者來解釋。而《土耳其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三款與第五十四款訂明工人擁有談判與罷工的權利與自由。這與《香港基本法》用詞相同。

權利與義務是一個相對名詞,但權利也有絶對的,大部份憲法只說明有罷工的權利,卻没有說明相對應有的義務。而日本、中國和法國的憲法在勞動權上列出了相應的權利與義務。1946年《日本憲法》第二十七條訂明:「一切國民都有勞動的權利,承擔勞動的義務。」1946年《法蘭西共和國憲法》序言訂明:「任何人有工作之義務,並享有就業之權利,其工作或職業不得因出身、政見或信仰而受妨害。」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二條:「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這些憲法訂明了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有關憲法上的權利與義務的問題,參閱張慶福主編:《憲法學基本理論》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第571-743頁。

此外《泰國憲法》、《新加坡憲法》和《馬來西亞憲法》都有罷工權。日本、南韓和德國等憲法只規定有集體行動權利,没有具體說明有罷工權,大多數人都理解為有罷工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憲法》第九(三)條訂明:所有行業的任何人都有成立組織,及維護與改善其工作與生活條件的權利,任何人試圖限制或損害此種權利的協議都是無效的,或可理解為工會的罷工權得到保障,但限於是與工作和生活條件有關。

1947年《日本國憲法》第二十八條訂明:「勞動者之團結權利、集體交涉及其他集體行動之權利,應受保護。」

1987年《大韓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訂明:「為提高勞動條件,勞動者有自主團結權,有集體交涉和集體行動權。」

現在全球政府憲法眾多,龍少能力有限,且要依靠中文資料,未能閱讀到全部憲法資料,所見的憲法中没有罷工權的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奧地利共和國憲法》、《比利時王國憲法》、《捷克斯伐洛克憲法》、《愛爾蘭共和國憲法》、《盧森堡大公國憲法》、《荷蘭王國憲法》、《挪威王國憲法》和《美國憲法》等,英國是没有具體的憲法文件,在此不談。

這11部憲法8部在歐洲,3部在亞洲,1部在北美,拉美和非洲没有,且有4 部是君主立憲國家,即佔三份一。可見所謂民主國家工人的基本權利未必得到保障,為何如此呢!因為民主國家由資產階級掌權,為了利潤必然剝削工人,故無罷工權。

《利比里亞憲法》和《緬甸憲法》則訂明禁止罷工。

勞動、經濟或社會範疇的罷工權

部份憲法將罷工權直接與勞動範疇聯繫,如1983年《巴拿馬共和國憲法》、1979年《秘魯共和國憲法》、1980年《智利共和國憲法》、1982年《洪都拉斯共和國憲法》、1984年《厄瓜多爾共和國憲法》和1986年《尼瓜拉瓜共和國憲法》等。以上都是南美國家。

將罷工權定位為經濟範疇的有:1947年《義大利共和國憲法》,而1975年的《希臘共和國憲法》,勞動及經濟範疇兼有。

將罷工權定位為社會範疇的有:1949年《哥斯達黎加共和國憲法》、1961年《委內瑞拉共和國憲法》、1967年《巴拉圭共和國憲法》、1967年《玻利維亞共和國憲法》。而1975年《薩爾瓦多共和國憲法》,社會及勞動範疇兼有。將罷工權定位為社會範圍的國家全部都是南美洲國家,社會較動盪,罷工多。社會範疇或會涉及政治問題,但不等同可以政治罷工。

將罷工權定位為經濟及社會範疇兼有:1982年《土耳其共和國憲法》、1990年《克羅地亞共和國憲法》、1991年《保加利亞共和國憲法》、1991年《馬其頓共和國憲法》、1991年《斯洛文尼亞共和國憲法》、1992年《斯洛伐克共和國憲法》、1996年《白俄羅斯共和國憲法》和1990年《烏克蘭憲法》等。以上8個地區都是位於歐亞交界。

勞動、經濟及社會範疇兼有:1985年《危地馬拉共和國憲法》,1992年《立陶宛共和國憲法》和1995年《亞美尼亞共和國憲法》等。

職業及經濟範疇兼有:1992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憲法》和1995年《亞美尼亞共和國憲法》等。

職業、社會及經濟範疇兼有:1987年《菲律賓共和國憲法》、1991年《羅馬尼亞共和國憲法》和1994年《摩爾多瓦共和國憲法》等。

民事權利和社會保障範疇兼有:1985年《哥倫比亞憲法》。

以上不同範疇的罷工權中,没有訂明政治罷工權。1982年《土耳其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四條明確訂明:「禁止舉行有政治目的的罷工。」簡單地理解,以上國家的政治罷工都是非法的。大部份憲法把罷工權列為公民的一項社會權利。

没有具體指名罷工性質有:《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1960年《塞浦路斯共和國憲法》、1962年《摩納哥公國憲法》、1974年瑞典王國憲法文件《政府組織法》、1982年《葡萄牙共和國憲法》、1987年《海地共和國憲法》、1996年《匈牙利共和國憲法》、1982年《愛沙尼亞共和國憲法(基本法)》和1982年《葡萄牙共和國憲法》等。

1978年《西班牙憲法》把罷工列為基本權利和公共自由。

憲法罷工權行使主體,其表述為公民、工人、職工、僱員、職員、工作人員或就業人員等,及每個人,甚至是工會。《俄羅斯聯邦憲法》、《阿塞拜疆共和國憲法》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憲法》等行使罷工權是個人和集體都有。罷工權屬個人的話,野貓式罷工則是合法,若否野貓式罷工可能是非法。而公民、工人、職工、僱員、職員、工作人員或就業人員等未必等同個人,所以需要立法來說明,集體是否可以不需要工會來代表,網絡群組是否可以呢,亦需要立法來說明。

結語

大多數人籠統地說極權國家禁止罷工,但從以上資料所,大部份極權政府憲法是有罷工權的,實際上卻不能行使。

罷工權的權利屬性是具有社會權性質的生存權,而不是政治權利和自由。因其涉及生存權,當罷工權行使而導致私法義務的違反,應該豁免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如罷工糾察隊阻止工人進廠引致的經濟損失,這也需要立法加以說明。

憲法具有當地經濟、社會和文化成分,也反映當地人的道德取向。故部份國家訂明限制對經濟和社會有嚴重影響的罷工,龍少會在接着來的文章加以介紹。

《法國人權宣言》第二條:「一切政治結社的目的都在於維護人類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與反抗壓迫。」罷工就是反抗壓迫,要對僱主或政府的要害予以嚴重打擊,如果加以限制,罷工就不能發揮應有的力量,談不上是權力。

若以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來看憲法,就能明白為何民主國家不清晰確立罷工權,因議會由資產階級所操控,不能容忍工人階級的權力影響自己的無限利益。如上世紀八十人代英煤礦工人罷工,執政者修訂法律加以打擊工會,所以民主國家的主權在民是花言巧語,若左翼支持議會至上明顯是自掘墳墓。正如列寧論述憲法的本質時指出:「憲法的實質在於:國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關於選舉代議機關的選舉權以及代議機關的權限等等的法律,都表現了階級鬥爭中各種力量的實際對比關係。」[1]

綜合世界各國的罷工法,罷工必須得到過半數工人贊成,且事前通知有關機構和負責人,才可以有法律免責權,也就是合法罷工。1984年英國煤礦工人大罷工,執政的戴卓爾夫人就在這次罷工,是否得到多數工人同意上大做文章,制定有關法例打壓工會,工會也因這些問題被法庭判罸款,有關這宗罷工衍生的問題和影響頗大和深遠,稍後將會專文闡述。

參考資料
1. 韓亞光著:《新中國憲法視野中的罷工權問題研究》(北京:知識產權,2015),第7頁。
2. 張峻峰主編:《國外企業經濟性罷工處理機制研究》(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3. 錢箭星著:《當代發達國家勞資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17)。
4. 姜士林等主編:《世界憲法全書》(青島:青島出版社,1997)。
5. 鄒瑜著:《法學大辭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
6. 張慶福主編:《憲法學基本理論》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第518頁。
7. 張世信主編:《憲法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8.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著,黎冷、潘嵩譯:《法學導論》Law Science Introduction: A Veery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台灣實業文化有限公司,2004),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9. 張乃維著:《國際法上人權與保障問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有,可外借。
10. 閆海著:〈罷工權的法理分析與規範設計〉,載吳志攀主編:《經濟法學家(200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1. 《聯合國公約與宣言檢索系統》,網址: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index.shtml

整理本文時參考了大量網上資料:如《維基》、《雅虎》、《百度》和《搜狐》等上百條資料,若未能在註解列出,請見諒。

若有興趣進一步研討交流,請發電郵到本人電郵地址: leungpolung@gmail.com

【醫護罷工】醫管局員工陣線:強制檢疫效用成疑 籲會員繼續罷工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醫護人員第三日罷工,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表示,今日繼續有逾7,000人參與,佔醫管局全體員工近一成。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午宣佈,2月8日起由內地入境香港的人士須接受強制檢疫14日,惟仍拒絕全面封關。余慧明指,新措施的效用成疑,詳情亦未公佈,憂香港變成「大型隔離營」, 令醫療系統百上加斤,重申要全面封關,呼籲會員繼續罷工。

陣線:憂香港成「大型隔離營」 增醫療負擔

醫管局員工陣線晚上與多個行業的工會舉行聯合記者會,余慧明表示,昨日及今日有7,000人參與罷工,反映會員意志堅定。她指,今日罷工的員工當中大部份為護士,有逾4,500人,佔全體護士約17%;有約370名醫生,佔全體醫生約6%;有逾1,000人為專職醫療,佔全體員工約13%;其餘參與的員工為支援人員、行政部門等。

20200205 聯合工會記招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

林鄭月娥今午宣佈,2月8日起由內地入境香港的人士須接受強制檢疫14日。余慧明認為措施效用存疑,政府未交代如何隔離數以萬計的來港人士,香港或變成「大型隔離營」,沒法評估對醫療系統帶來多大負擔。余亦指,措施生效前來港人士仍可自由活動,無可避免有人衝關,重申要推行全面封關,拒絕任何非香港居民經內地進入香港。

余指,社區感染個案陸續出現,預計醫管局的內部資源問題更嚴峻,批評局方將前線員工推向絕路,要求與局方立即對話,爭取提供足夠隔離病房、暫停非緊急服務、提供足夠配套予醫護、及不秋後算帳等訴求。

對於醫管局今日稱如不停止行動便不能談判,余慧明指現時醫護工作環境的安全成疑,會員有很多不滿,工會需要了解資方能提供甚麼保障,才可決定是否繼續罷工。

港龍工會促立即減所有內地航班

港龍航空公司空勤人員協會施安娜表示,港龍擬於兩個月內減少九成內地航班,惟會員要求立即取消所有航班,因此會繼續於本周六召開會員大會,決定是否接受此安排,及會否有進一步工業行動。

【醫護罷工】與醫管局閉門會面 員工陣線:如無安全工作環境難復工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醫護人員罷工第四日,醫管局員工陣線下午與醫管局閉門會面。會面開始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指,將會為前線醫護人員爭取安全工作環境,如醫管局不能承諾,前線人員難以安心復工。余指將會公開談判內容,並會交由會員決定下一步行動。

余慧明:今6,300人罷工 須保障1.3萬會員安全

余慧明表示,今日仍有逾6,300名會員罷工,顯示會員的團結及信心,會否復工視乎醫管局能否回應訴求。余指今日的會面將要求醫管局認可工會的地位,設立溝通機制,以及重申罷工行動的其中三項訴求,即提供足夠隔離病房及暫停非緊急服務、提供足夠配套予照顧隔離病人的醫護人員、承諾不向罷工員工秋後算賬,並會要求設立緊急監察機制,監察以上訴求的落實情況。

20200206 HAEA會前

余慧明指是次會面由醫管局提出,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及人力資源主管彭飛舟會出席。被問到為何同意進行閉門而非公開會面,余指會公開談判內容,及交由會員決定下一步行動。

余指醫管局員工陣線有2萬名會員,當中有1.3萬人仍在工作崗位,工會需要確保他們能在安全環境工作;至於7,000名參與罷工的會員,余指如醫管局不回應訴求,難以說服他們停止行動。醫管局員工陣線羅卓堯指,如前線醫護人員防護裝備不足,同事可能會集體請辭,相信非醫管局所願見,令全港市民受苦。

【醫護罷工】員工陣線轟醫管局無誠意談判 不排除延長罷工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醫管局員工陣線與醫管局閉門會面約兩小時,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於會後批評局方毫無誠意,明日將會進行表決,不排除延長罷工。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則指,會上收到員工很多意見,局方會積極跟進,惟面對很多限制,未必能滿足工會所有要求。雙方明日會再進行會面。

高拔陞:積極跟進 惟面對限制

高拔陞形容會面氣氛良好,會上討論到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他指近日因應獲情防護裝備使用量增加,全球供應亦面對困難,望員工明白有很多實際限制,局方未必能滿足所有要求。高指會上亦談及裝備規格、工作安排等,局方會積極跟進,明日會再與工會會面。

工會要求局方承諾不追究罷工員工,惟高拔陞僅表示要根據法例及人事準則逐個個案檢視,會做到「情理法兼備」。

無標題
(左起)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張子峯

余慧明批局方「遊花園」 籲明日續罷工

余慧明則批評醫管局毫無誠意,談判沒有進展。余指,局方拒絕承認工會地位,對於工會提出的防疫做法則不斷「遊花園」,只稱「有方向、有概念去改善」,未能提出實則數字及計劃。余認為醫管局有責任讓員工在安全環境下工作,面對數千名員工罷工,卻全無準備解決問題,置全香港市民性命於不顧。

余慧明呼籲會員明日繼續罷工,指第五日要用更多人數回應醫管局,而明日會向會員進行意向調查,不排除延長罷工。她又指,期望醫管局把握最後機會,在明日的會面上作出有誠意答覆。

醫管局:今5,000員工缺勤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張子峯表示,今日有約5,000名員工缺勤,包括約200名醫生、3,000名護士及900名專職醫療人員,對服務影響與昨日相約,有急症室需要關閉,有緊急手術亦要「等一等」。張提到,樂見有員工「回心轉意」,在有需要時回來幫忙一段時間。

被問到會員軍心是否動搖,余慧明表示有會員早已表示只會參與部份罷工行動,而他們接觸到的會員並沒有「回心轉意」,強調如醫管局不回應訴求,全體8萬名員工軍心將更動搖。

【醫護罷工】明年結婚護士情侶:唔罷工嘅後果係賠上好多條命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這幾星期,香港醫護經歷了多少個無眠夜。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惡化,香港已出現多宗本地傳染個案。醫管局員工陣線本周發起罷工,要求政府及醫管局加強防疫措施。同為護士的情侶張先生和龍小姐,由周二開始參與罷工升級行動,與一眾伙伴共同面對未知的恐懼。

張先生和龍小姐是一對90後情侶,同為提供緊急服務的護士,過去四年半於新界西服務。昨日他們與同事走到元朗連儂牆,親手製作白絲帶,連同醫護罷工單張派發予途經市民。

內科病房防護裝不足:平時每日都要換5至6套

龍小姐是內科護士,站在抗疫最前線,任何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燒的病人均會送到內科病房留醫。她坦言,現時的個人防護裝備絕對不足以對抗傳染度高的武漢肺炎,「平時做嘢每日都要換5至6套PPE,口罩係唔可以重戴,量血壓出返病房,個口罩理應要掉,而家上頭真係會數住每個醫護人員每日唔可以用多過幾多個口罩。」

早前流傳相片,在醫院執勤的警務人員穿著全身保護衣,而時刻須接觸病患的前線護士則被限制口罩用量。不少醫護人員在「醫管局員工陣線」的Telegram頻道上亦不時抱怨,認為政府聲稱會加大力度支援醫護人員,實際視醫護性命如草芥。

DSC02105

在外科病房工作的張先生補充指,雖然其工作崗位不及內科病房危險,惟亦未獲足夠裝備,「本身話會補充一定數量嘅護目膠片,點知最後得幾十塊,同事都唔夠分」。龍小姐打斷道,「去到呢個時候,都係得一塊擋住飛沫嘅膠片去保護雙眼,側面係完完無包實,我哋嘅頸部同雙腳都無防護裝備包住。當年沙士,好多護士就係幫病人tube完後中咗。」更甚是,現時沒有足夠制服作更換,醫護人員不能每天清洗制服。張先生指,現時發生的只是零星的社區感染,前線醫護的保障已如此薄弱,可料到大規模社區爆發時,前線工作將舉步為艱,醫療系統亦將面臨崩潰。

上年度,醫管局錄14.4億元盈餘,行政總裁年薪更加至626萬。作為提供公營醫療服務的機構竟錄得如些巨額收益,反映長久以來,香港的醫療系統以最少資源服務最多「顧客」的商業邏輯來運作,導致醫療系統超負荷。說到這裡,張先生迅即想起病房內「最低層」的病人服務助理,待遇每況愈下,「其實成個醫療系統要運作到落去,病房每一員都極為重要,助理姐姐都好高危,先唔好講佢哋人工已經低,醫管局從來無珍惜、無點支持過員工嘅付出。」

DSC02175

憂摯愛安危 「只能希望平平安安」

憶起剛入行的初心,龍小姐娓娓道來,「一開始諗法真係好簡單,就係想用自己嘅能力去幫人,知道生命嘅可貴。入呢行真係唔係為錢,如果要用錢去諗,就會揀一份有得升、有得增值嘅工。」張先生深有同感,「真係唔係為錢,入行前發生過沙士,全港市民都記得,咁多人染病,8個醫護嘅犧牲。其實我哋都預咗總會有一日要入dirty ward做嘢。」

面對死亡,他們表現得無絲毫畏懼;參與罷工,是不希望全港市民、病人及醫護為政府的失誤埋單。「而家真係封關最後機會,真係遲咗好多,又有病人隱瞞出入境紀錄,一定已經有好多受感染者每日喺街度行嚟行去,或者已經入咗普通病房,醫護互相接觸,又可能傳咗去好多間唔同嘅病房到。」張先生指,這亦是當初選擇加入工會的原因,「我哋都係一班因共同理念而罷工嘅醫護同事,一個都不能少!」

與參與罷工的8,000多名醫護手足一樣,二人均收到醫管局人力資源部的電郵,恫嚇罷工員工將要承擔後果。「罷得工真係預咗有後果可能會扣糧、甚至被炒;但係,唔罷工嘅後果就係賠上好多條命,所以我哋先會咁堅持要工會嘅五大訴求。」張先生續指,如有同事單獨被秋後算帳,他堅信曾參與罷工行動的同事會再次走上街頭,為同事發聲,共同進退。

DSC02174

被問到會否擔心在內科病房工作的女友時,能置生死於度外的張先生也不禁熱淚盈眶,難以掩蓋擔憂的心情,慢慢吐出想說的話:「其實我哋出年年頭就結婚。」二人對望後,龍小姐手挽著男友,被打動至淚凝於睫的她繼續說:「其實好多醫生護士都係夫婦,我哋都會互相擔心大家,如果大爆發,佢做嘢嘅外科病房都係要收肺炎case,無一倖免。只能夠希望可以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就好。」

義工:醫護都係人 我哋做得幾多得幾多

2003年,沙士疫情全港爆發,醫護人員盡力搶救病人,卻迎向了自己的死亡,令人發覺大家只是血肉之驅,面對瘟疫帶來的不確定性同樣脆弱;17年轉眼過去,今次一眾醫護人員則選擇延身而出,力圖阻止政府作出錯誤判斷,不禁令途經的市民反思,「作為香港市民、他們的服務對象,只能在旁眼白白看著他們罷工嗎?」

一名多次參與醫護罷工宣傳街站的義工向記者指:「大家都係人,我哋都唔想見住身邊嘅人有病,永遠都見唔到自己深愛嘅人。對於醫護嚟講,這兩星期好黑暗,但我哋會喺到,我哋做得幾多得幾多。」

記者:黃雅文

【醫護罷工】醫管局或秋後算賬 工會成立抗爭基金應對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在剛過去一周(2月3日至2月7日),數千名醫護員工因不滿政府遲遲未「封關」和增加醫護人員防疫裝備而發起罷工,惟未能向政府和醫院管理局成功爭取任何訴求。醫護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昨日宣佈暫停罷工,並成立「武漢肺炎防疫抗爭基金」。醫管局員工陣線司庫張嘉祺表示,成立基金是希望保障因參與工業行動而被僱主針對的會員,為他們提供經濟和法律支援。張嘉祺又指,工會現時已持續收到會員電郵求助,指有中層管理人員向罷工員工發出特別告示,工會暫未知道情況是否普遍,會持續跟進。

張嘉祺批評醫管局不但對醫護界的訴求不聞不問,更拒承諾不會對罷工員工秋後算帳。他解釋,基金主要有三個用途:一,因採取罷工、抗議等集體抗爭活動而引致了收入損失,包括解僱、停職、降職等的工會會員,可獲3個月財政支援,每月資助金額不可多於相關職位的工資中位數;二,資助或撥款支持工會發起集體行動的開支;三,資助或撥款支持工會組織或會員因參與集體行動而產生的相關法律開支。申請基金人士可以電郵向所屬工會組織申請,其後基金信託人會進行審批及決定批出的款項。基金共有五名信託人,包括醫院管理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醫院管理局員工陣線司庫張嘉祺、香港職工會聯盟主席吳敏兒、大律師黃瑞紅及香港資訊科技界工會主席鄧卓文。市民可以銀行轉賬、支票郵寄和海外捐款3種方式,捐款至基金作支援用途。

吳敏兒表示,由於醫管局員工陣線來不趕及開設銀行戶口,職工盟會先借出戶口作基金籌集用途。她稱暫未能評估基金需多少金額,但相信醫管局極有可能會對員工秋後算帳,故所需金額「不會細」,希望市民捐款支持。吳敏兒亦稱,基金的銀行戶口是以職工盟名義開設,故早已清楚公開其用作支援勞工運動的用途,不擔心基金戶口會像星火般因被指為「洗黑錢」而被凍結。吳敏兒表示,基金於日後完成所有支援後,餘下款項會交由信託人決定捐予哪一個非牟利團體,用作推動勞工權益之用。

攝影:麥倩怡

版權: 

港鐵新工會向公司要求安全保障不果 通過表決擬進行工業行動

$
0
0
內容: 

[草根.行動.媒體]綜合報導
2019.2.8

港鐵新動力是在去年年尾的組工會潮中組成的工會之一,其成員包括不同線不同部門的港鐵職工所組成,目的是為員工爭取應有的權利和福利,免被公司剝削。繼另一於去年年尾成立的醫管局員工陣線發起醫護罷工要求封關,以暫時截停病毒傳播渠道後,港鐵新動力亦於二月七日順利召開特別會員大會,就舉行工業行動進行投票,通過決議決定進行罷工。

據該工會臉書的訊息,該工會於1月25日曾邀請所有港鐵職工聯署,最後獲600名員工聯署支持,要求港鐵公司保障職員和乘客的安全,例如要求公司證明其所提供之部份口罩牌子是否為安全品牌,並要求公司增強清潔車廂,及有保好的保護需要接觸有病乘客的僱員的安全等。另外聯署亦要求公司恪守鐵路專業,履行社會責任,要求港府全面封關以截疾病傳播途徑。港鐵新動力的財政主任葉彩儀曾於2月4日的《左右大局》接受訪問,表示如果公司拒絕聯署要求,工會會有進一步的工業行動。聯署信於1月29日遞給公司,公司1月30日回覆。工會覺得公司答非所問,遂於1月31日進行會員對於工業行動的意向調查。

截至2月4日,該工會有680名會員。2月4日在《左右大局》的節目中,葉彩儀表示意向調查中,會員傾向先以較溫和手段如按章工作,如果不成功才罷工,不排除工會會像醫護罷工一樣,進行兩個階段不同程度的罷工行動。她坦言,港鐵香港員工共18000人,而會員只有接近700,她坦言,可能影響力不夠大,但都希望盡一份力。她亦表示,公司雖有指引加強清潔車廂,但根本人手不夠,而工會與公司溝通後認為公司無誠意解決此問題。她反問如果清潔標準沒有提高,是否公司應該有減少班數等措施。

隨工港鐵新動力一直積極支持醫護罷工,亦一支在不同地區擺街站邀請同事入會,亦有提供網上入會。截止投票日,共有會員750人。當日投票的選項有三種,會員只能選一種,三種包括:贊成罷工、贊成工業行動、不贊成任何工業行動。結果出席有投票者171人,贊成罷工者119人,贊成工業行動者46人,不贊成任何工業行動者4人,廢票2張,即以大比數通過罷工。

根據港鐵新動力章程:「《職工會條例》或本會規則所規定需特定票數的事項外,凡大會的決議,若經出席並構成法定人數*的有表決權會員多數人贊成通過,即屬有效。」,而章程中法定人數為不少於全體有表決權會員的五分之一或 50 名 (以 較低者為準),故港鐵新動力按《職工會條例》取得合法罷工權。

工會主席陳凱暉在投票現場讀出聲明,主要內容為要求公司拒絕做病毒運輸鏈,要求政府全面封關;要求公司成立臨時及專案小組並要確保有工會成員加入,到各部門調查、監督、調配及統籌,確保各部份均有充足的防疫裝備,要求公司必須每周公開數據,以確保各部門得到適切的裝備;要求公司提供部份口罩是否合格裝備的證明;要求公司公開現時車廂冷氣瀘網清潔的次數及相關之品質評估報告(包括重鐵、輕鐵、巴士及職員車);要求公司承認監管外判不力,令車廂清潔品質未達令人滿意的標準,要求公司公開道歉。工會亦要求公司改善公司的職能,員工溝通會上不應限制只就員工工作發言。最後,要求公司承認應對處理不足,要求公司責令各部門重新檢視現時在家工作及特別上班安排是否能切實執行,並解決特別上班安排的疑難。

葉彩儀於投票後表示,後續相關之工業行動,工會仍會先於公司進行溝通,之後再決定工業行動的細節。

(圖片由港鐵新動力提供)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最後通牒:各承判商立即改善地盤防疫措施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致有關承判商:

本會(建築地盤職工總會)近日對於各個地盤作出有關疫情的資料蒐集,有地盤工人報料或網上流傳:

1. 發現有工人曾往返中國並作出虛假申報,繼續上班,並沒有能力查證工人申報真偽
2. 工人有以下病徵如常上班:咳嗽/喉嚨痛/流感症狀
3. 有工友身體不適送院治理,但地盤其後如常運作
4. 沒有提供一個安全工作環境及裝備給工人(包括提供足夠口罩予工人,清潔地盤樓層,等等)

**詳情請閱以下整合文件

以上各種情況將會令所有工友陷於一個危險的工作環境,並有機會危害到該區無辜的居民。

本會訴求如下:

1. 請各承判商提供更高級別的個人防護裝備,包括外科口罩、眼罩、全套防護衣等
2. 確保地盤全面清潔消毒
3. 確保所有上班工人14天內沒有往返中國或其他疫區,沒有虛報情況
4. 停止派遣所有員工往返中國或其他疫區工幹
5. 確保所有上班的工人沒有任何病徵(包括發燒、喉痛、咳嗽、腹瀉、呼吸不暢順、乏力等)

大部分地盤工人手停口停,如承判商可提供以上裝備及措施,既可保障工人生計,又可保障工人安全。工人健康比工程進度重要,若然未能達到以上訴求,各承判商必須停工,直至疫情受控,以工人職業安全為優先,阻止疫情蔓延!另外,在疫情之下,希望各承判商與工人共渡時艱,停工時向工人發放停工津貼(建議是薪金之一半或以上),以助工人維持基本生計。政府故然要封關,堵截源頭,而承判商亦要負起僱主責任,不要成為疫情爆發之幫兇!

本會同時聯絡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跟進及了解,希望以釋當區居民的疑慮。現要求有關承判商在2月11日中午12:00或之前回覆及採取應變措施,若沒有合理回覆及相關改善措施,本會將不排除作出任何工業行動,以保障工人的職業安全。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

二零二零年二月九日

外勞事工中心敦促香港社會與移民家務工一同對抗新病毒(chinese and english)

$
0
0

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外勞事工中心自1981年起致力為移民家務工人服務,我們相信在社會追求公共衛生時,不應將移民家務工排除在外。

因昨日再增加兩確診病例,使香港的總確診人數達到17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更懷疑已在本地傳播。在社會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的情況下, 社會上脆弱的一群,移民的家務工人似乎被忽視了。尤其是在香港勞工處呼籲移民家務工人在其休息日留在家中,此舉動促使一些僱主訂下規則,要求工人必須留在家中。自上週起,我們發覺許多人被禁止外出休息。不幸的是,我們更發現,有一些僱主因擔心自己的健康受影響,要求與家務工人終止了合約或要求工人縮短工作日在家裡逗留的時間,即使事件中的工人完全沒有任何患病症狀。

作為香港社會的一分子,我們了解最近新型的冠狀病毒(2019-nCoV)的不確定性令社會上充滿了焦慮和恐懼。然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們希望在此呼籲香港社會和所有僱主也向我們的照顧者、我們的移民家務工人表達關懷。我們相信,若然在這抗疫的一仗放棄一個群體的健康,這將意味著整個香港社會的失敗。

每個移民家務工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作為香港社會不可分割的部分,移民家務工人也應得到同等的照顧。我們認為,為防止病毒傳播,包括移民家務工人在內的所有人都應獲得清潔的醫療口罩、消毒劑,同時應得到足夠的休息。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我們發現一些移民家務工人沒有被提供口罩和消毒劑。有些人甚至在沒有口罩的情況下要到菜市場。

我們了解到,有些僱主可能無法為移民家務工人提供足夠數量的口罩和消毒劑。我們希望僱主與我們合作,呼籲香港政府確保移民家務工的口罩和消毒劑提供。

隨著今日香港發生的情況,移民家務工人受到的影響絕不比香港其他人少。有報導顯示,由於菲律賓的入境限制宣佈得十分倉促,有部分的菲律賓家務工人無法返回香港。早前亦有一名來自菲律賓的家務工人在其僱主的武漢被確診後需接受隔離。由於菲律賓實行了強制性的14天檢疫,移民家務工人除了在返回香港時遇到困難外,還可能在回鄉休假方面遇上困難。因此,鑑於最近爆發疫症以及菲律賓的入境限制,我們呼籲僱主們給予最大的同理心。

確保每個人都得到同等的照顧和保護,以免受病毒感染,這是對整個家庭以及整個社會的更好保護。因此,我們相信,必須使移民家務工人能夠採取預防措施,如正確戴口罩、消毒雙手、保持身體健康和避免前往擠擁的地方。

上述提及有關移民家務工人近日遇到的情況,外勞事工中心敦促香港政府:

一. 確保移民家務工人能獲取口罩和消毒劑;
二. 應對市場上外科口罩和消毒劑短缺的問題;
三. 協助因航班取消而難以返回香港的移民家務工人;
四. 確保在香港抗疫的時刻,移民家務工人不會受到歧視、排斥和忽略移
五. 確保移民家務工人不被強迫在僱主家裡勞動/有休假的權利。

另外, 如社會上有人有額外的的口罩,消毒劑的口罩、消毒劑、異丙醇(按體積計至少含酒精70%)和抗菌洗手液,我們希望在此呼籲香港人捐贈任何數量予本中心。 我們將分發給白恩逢女移民工庇護中心(或名白恩逢之家),一所為陷入困境的女性移民住宿的庇護中心,以及其他因僱主未能提供口罩等的工人。捐贈者可在辦公時間內致電中心電話(25228264),或在辦公時間外致電白恩逢之家熱線(27213119)。中心地址位於中環花園道4-8號聖公會聖約翰座堂。

在危機中,我們需要互相關顧。讓我們一同努力成為當下的曙光!

English version

MFMW urges Hong Kong society to includ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the fight against new virus

The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of St. John’s Cathedral, a Hong Ko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 the service of migrant workers since 1981, believes that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should not be left out in pursuit of good public health.

With two new cases confirmed yesterday, it took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in Hong Kong to 17. The recent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cases were suspected to have been transmitted locally. A vulnerable section of society,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seem to be neglected especially when the Hong Kong Labour Department suggested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avoid taking their day off every week. This has prompted some employers in imposing this as a rule that the workers must follow. Many of them since last week, were not allowed to enjoy their rest day. Unfortunately, we also noticed that some of the workers were being terminated from the contract or being told to shorten their stay at home on working days, due to the employers’ fear of getting sick from their domestic worker, who has shown no symptoms at all.

As part of Hong Kong society, we understand that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ecent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drives anxiety and fear. However, we appeal to the Hong Kong society and all employers to show their care also for our caregivers, our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this challenging time. We believe that forgoing the health concerns of one sector means failure of the whole Hong Kong society.

Each migrant domestic worker is part of a household. As integral part of Hong Kong society, MDWs should be given equal care. We believe that to prevent the virus from spreading, everyone including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should have access to clean surgical masks, healthy food, and sanitizers, and should get enough rest. However, it is disappointing that there are cases wherein MDWs are not provided surgical masks and sanitizers. Some are even provided with no masks to the market.

We understand that some employers may be un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number of surgical masks, as well as sanitizers to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We would like to encourage employers to work with us in appealing to the Hong Kong authorities to ensure that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are provided such.

With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city, MDWs are affected not less than any other people in Hong Kong. There are reports of distraught Filipino domestic workers unable to return to Hong Kong due to the hastily declared travel ban in the Philippines. A Filipino domestic worker placed in quarantine after her employers’ relatives from Wuhan confirm being infected. Apart from having difficulties to return, MDWs may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taking their annual leave as the compulsory 14-day quarantine is implemented. We therefore appeal employers to exercise utmost empathy in light of the recent outbreak of virus, as well as the travel ban in the Philippines.

To ensure everyone receives the same level of care and protection from the virus is means better protection of the whole household, as well as the whole society. Therefore, what must be done is to enabl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such as properly wearing masks and sanitizing hands, maintaining good health, and avoiding crowded areas.

Regarding situations mentioned which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encountering, the MFMW is urging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1. To ensur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have access to surgical masks, as well as sanitizers;
2. To act on the shortage of surgical masks, as well as sanitizers in the market;
3. To assist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who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in getting back to Hong Kong due to cancellation of flights;
4. To ensur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will not be discriminated, isolated, and excluded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new virus; and
5. To ensure MDWs are not forced to work at employers home/are entitled to rest days.

The Mission would also like to appeal to Hong Kong people to donate any amount of surgical masks, sanitizers, isopropyl alcohol (at least 70% alcohol by volume), and antibacterial liquid hand soap. These will be distributed to the Bethune House Migrant Women’s Refuge, a shelter for distressed women migrants, and other MDWs whose employers are incapable of providing for them. Interested parties can call us during office hours at the Mission’s number (2522 8264) or the Bethune House hotline after office hours (27213119). Drop off point is at the 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centre (St. John’s Cathedral, 4-8 Garden Road, Central).

We need to look out for each other during a crisis. Let us all strive to be the light in these times.

Video of the 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press conference on response to the Labour Department's announcement
國際移民聯盟回應勞工處公佈記者招待會錄影

基進報導 (radicalhk):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27901087850449&id=161197843...

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國際移民聯盟):
https://zh-hk.facebook.com/intlmigrants/videos/527904651183426/

Jaringan Buruh Migran Indonesia (印尼移工網絡)
https://www.facebook.com/JBMIBerjuang/videos/317879922879808

工業傷亡權益會:新型冠狀病毒應納入《僱員補償條例》職業病範圍

$
0
0
內容: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在未有全面封關;口罩、酒精搓手液嚴重缺貨;政府只鼓勵而非強制僱主安排員工在家工作等等情況下,市民都人心惶惶。現時未見政府有強而有力的手段阻止病毒傳播,社區感染個案陸續增加,在外工作的僱員都十分擔心染病。本會強烈建議勞工處處長盡速發出命令,將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列入職業病補償,讓前線工作人員獲得更穩定的保障。此方案為保護不足情況下保障僱員的最後手段!

回顧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時,勞工處處長到了2004年12月才引用《僱員補償條例》第35條發出命令,將SARS列入職業病名單。本會認為並不理想,且由於法例不具追溯效力,如拖延太久,則無法及時針對疫症可能造成的職業災害給予適當保障。

本會要求一:

勞工處處長即時引用《僱員補償條例》第35條發布命令,將「武漢肺炎」納入《僱員補償條例》附表2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附表2的職業病範圍。

在列入SARS為例須補償職業病時,適用行業設定為醫療及護理界僱員、醫療研究工作者及實驗室工作人員、病理學家、驗屍工作人員或殯儀服務工作人員等,本會認為上述範圍仍不足以涵蓋所有疫症前線的工作人員,例如清潔工、保安員、飲食及酒店業僱員等,他們的工作亦須涉及抗疫前線的實務運作,包括處理垃圾、消毒環境、圍封現場、處理被檢疫人員等。

本會要求二:

不為染病者設立指定職業之限制,即是適用於所有行業,只要符合工作期間染病的定義便適用。

在列入SARS為例須補償職業病時,處方認為SARS的潛伏期不超過 14 天,並將訂明期間定為潛伏期的兩倍,即 1 個月。本會認為,按照中央專家組鍾南山醫生為首的團隊提供的資料,武漢肺炎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故政府應將訂明期間定為兩個月。

本會要求三:

將「訂明期間」定為兩個月,更適切保障僱員。

回憶SARS時期,除了醫院管理局,其他染病的非公務員的僱員亦得到補償,爭議不大,反映保險公司也作出了人性化的處理,但個案送交保險公司或法庭處理始終費時,也浪費了法庭資源,為僱員及家人帶來巨大壓力。政府如能直接把新型冠狀病毒例入《僱員補償條例》中,可減少紛爭,使僱員和家屬盡快得到補償。早前,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醫生及其他勞工團體亦已呼籲港府緊急修例,把新型冠狀病毒納入《僱員補償條例》職業病範圍中,反映大家都希望保障僱員的利益,本會促請政府立即進行相關工作。

本會重申:補償為最後手段,保護才應該是第一步。僱主必須為員工提供足夠防護裝備和一切可行措施,才能減少染病情況。政府責無旁貸為僱員和市民搜購及派發口罩等防疫用品,對市場上一些無良商人高價出售口罩等防疫用品必須作出檢控及懲處。

任何問題,請與本會總幹事蕭倩文小姐聯絡。電話: 9288 9224

工業傷亡權益會
總幹事 蕭倩文 謹啟

二○二○年二月十日

版權: 

堅守全人共享的權利與福利: 不要以『休息日留在僱主家中』來針對性排斥不同種族移民家務工

$
0
0
內容: 

Uphold rights and welfare of all:
Do not single out Foreign Domestic Workers in “stay home on rest day” call

堅守全人共享的權利與福利:
不要以『休息日留在僱主家中』來針對性排斥不同種族移民家務工

The 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 Hong Kong and Macau Chapter (IMA-HKM) calls on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to withdraw the announcement made by the Hong Kong Labour Department appealing to foreign domestic workers “to stay home on their rest day to safeguard their personal health and to reduce the risk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community.” Unless the government is telling everyone to remain at home, there is no need to single-out foreign domestic workers (FDWs). It is unfair, unjust and discriminatory.

國際移民聯盟-香港及澳門分部要求香港政府取消由勞工處發佈呼不同種族移民家務工(移工)*『外籍家庭傭工(外傭)在其休息日留在家中,以保障個人健康並減低新型冠狀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除非政府是在告知所有人都留在家中,否則並無必要個別地針對移工。這是不公平、不公義及帶歧視性的。

For the IMA, such a statement from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is insulting and dangerous because it sends a strong but wrong signal to the Hong Kong public that FDWs are careless about their personal health and have no regard for the health of their employers and their families.

對於國際移民聯盟來說,香港政府的這份聲明是具侮辱性及危險的。因為這向香港公眾傳遞了一個強烈但錯誤的訴息,即移工們對他們自己,及對僱主及其家庭的健康並不小心。

Since the announcement, the IMA, through its member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has received reports from FDWs that:

自從公告發出後,經過她在香港及澳門的成員組織,國際移民聯盟已從移工收到以下報告:

Last Sunday, February 2, many employers have denied FDWs of their rest day, some were even threatened with contract termination should the latter insist to go out to take their rest day;

上星期日,2月2日,許多僱主拒絕移工的休息日,有些更被恐嚇如堅持於休息日外出,則會被中止僱傭合約;

Some FDWs were required by their employers to immediately take a bath, hand-wash their cloths and use alcohol all over their bodies for sanitation immediately after they arrived in the house from taking their rest day;

有些移工被僱主要求在休息日外出回家時,立即洗澡、手洗所穿著的衣物、及以酒精作全身消毒;

Some FDWs were required to clean the house more often as part of extra hygiene measures making FDWs more exposed to harmful chemical cleaning agents;

有些移工被要求加強特別衛生措施去更頻繁清潔全屋,令到移工更暴露於有害的化學清潔劑之中;

Because their employers did not provide, some FDWs were forced to buy protective materials such as face masks, alcohol or hand sanitisers, anti-bacterial handwash, and Vitamin C for their own use, resulting to financial burden due to these materials’ extremely high cost.

因為僱主並無提供,有些移工迫於自行購買他們所需的防護物資,如口罩、酒精搓手消毒液、殺菌搓手液及維他命C,導致他們需承受因這些物資的高昂價格而來的經濟負擔。

To add to these problems, the travel ban to Hong Kong imposed by the Philippines government has caused Filipino domestic workers who are currently in vacation to be stranded. They express fear of job loss should their employers decide to terminate their contract if the FDWs could not return to Hong Kong soon.

除了這些問題,菲律賓政府推行的旅遊限制亦引致現時在菲律賓休假的菲藉移工被困於當地。他們表示恐懼會因他們未能於短期內回到香港而僱主會決定終止他們的合約。

Time and again, FDWs have proven that they are responsible, mature and caring members of the Hong Kong society. During the SARS outbreak in 2003, FDWs still managed to go out during their days off observing precautionary measures such as wearing facemasks and avoiding crowded areas. Even during this time, many FDWs who go out on their days off would spend time purchasing face masks and alcohol for their personal use. Many of the organisations have already cancelled activities too in line with the government’s call to avoid converging in large crowds. We in the migrant community are aware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and are observing responsible steps.

一次又一次,移工已充分證明他們是香港社會中,負責任、成熟及關顧的成員。在2003年沙士疫症爆發時,移工仍可在他們的休息日外出,亦有作好防護措施,如帶上口罩及迴避人煙稠密的地方等。仍使現在,許多在休息日外出的移工亦會花時間購買口罩和酒精自用。許多組織亦已依循政府就減低人群聚集的呼籲而取消了活動。移工社群的我們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及會作出負責任的行為。

We believe that the FDWs and their employers are looking after one another’s health and safety during these dire times.

我們相信移工及他們的僱會在這種困難情況下互相照顧好雙方的健康及安全。

Instead of promoting steps that will further violate our rights, The Labour Department and the HKSAR government should ensure that FDWs are accorded with the same level of protection with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與其推行會進一步侵害我們的權利的行為,勞工處及香港特區政府應保證移工可獲得跟其他市民一樣的保障。

Thus, the IMA-HKM calls on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to:

就此,國際移民聯盟-香港及澳門分部要求香港政府需:

Immediately withdraw the discriminatory advisory of the Labour Department singling out FDWs and unfairly suggesting that they “stay at home” on their rest day;

立即取消勞工處個別針對移工呼籲他們於休息日留在僱主家中的公佈;

Issue an advisory for employers reminding them to provide their domestic workers with free protective materials such as face masks, vitamin C, alcohol-based sanitizing gel or spray;

向僱主發出指引提醒他們為家務工免費提供防護物資,如口罩、維他命C、酒精消毒液或噴霧;

Remind employers to provide their FDWs with sufficient rest and nutritious food so they will not get sick;

提醒僱主讓移工可有足夠休息和有營養的食物使他們不會染病;

Ensure that advisories and publ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2019-nCoV are made available in different languages for the benefit of everyone including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確保有關2019年新冠狀病毒的指引及公佈會以不同的語言發出惠及包括不同少數族裔的所有人。

Ensure adequate supply of face masks, alcohol and hand sanitisers, and vitamin C to Hong Kong households including their domestic workers; and

確保充足的口罩、酒精、消毒搓手液及維他命C供應給包括他們的移工的香港家庭;

Create special hotline (messaging and voice call) for FDWs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for their inquiries, request for assistance and filing of complaints.

為移工及其他不同少數族裔開設訊息及直接通的求特別熱線,接受他們的咨詢、要求及投訴。

To Consulates of migrant-sending countries:

對各移工輸出國的領事館的要求:

For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to exempt migrant workers, residents and students enrolled in Hong Kong’s universities in its travel ban to Hong Kong and Macau; and

菲律賓政府的旅遊限制需豁免在香港及澳門的菲藉移工、住民及在大學供讀的國民;

To provide free protective materials such as face masks, alcohol-based sanitizing gel or spray, and vitamin C to its nationals in Hong Kong specially the FDWs.

各領事館應為其在港的國民提供免費的防護物資,如口罩、酒精消毒液或噴霧及維他命C等。

*港人慣稱不同種族移民家務工(移工)為外傭,港府則慣用外藉家庭傭工,然而我們認為,他們不少為香港辛勞服務多年,對香港的社會以至經濟發展,功不可沒,更是香港勞動人口的重要一員。而這些稱呼帶有不必要的內外區間及排拒性,所以我們選擇了以不同種族移民家務工(移工)的稱謂,以表勞動者共行之志。特此說明。

Video of the 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 press conference on response to the Labour Department’s announcement

國際移民聯盟回應勞工處公佈記者招待會錄影
基進報導(radicalhk)
International Migrants Alliance(國際移民聯盟)
Jaringan Buruh Migran Indonesia(印尼移工網絡)

Viewing all 163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