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命的工會人(一)】孤單的循環線—鍾松輝
文:花兄晝夜匆匆,乘客上下車,與巴士司機只留一面之緣;但在工運界內,「做得新巴嘅都識輝哥」,絕非浪得虛名。新巴職工會會長鍾松輝,17年來手執信念如軚盤,在油門與腳掣進退間,駛上為同袍捍衞權益之路。「有時感覺好孤單,因為同你走埋一齊嘅人唔會太多。」窗外風景縱是荒涼,卻又絢麗。訪問當日,輝哥剛完成116號巴士的早更,朝六晚三,「方便搞工會嘢,係咁架啦」。36年的循環線,起點是1979年經濟低迷的香港,「...
View Article《猶在鏡中》:一本曾被左派書店拒絕出版的書
文/任智健摘要:和《翻身》甫一出版就大紅大紫,從此成為西方世界了解土改和中國革命的必讀書目不同,《猶在鏡中》的出版四處碰壁。甚至連出版了《翻身》的每月評論出版社都以擔心銷量不佳為由,拒絕出版此書。直到韓丁去世後,其親人在追悼會上發言提及此事,每月評論出版社才在2006年將其出版。普通讀者可能會對韓丁比較陌生。這位山西張莊農民口中的「老韓」,原名威廉·辛頓(William...
View Article【不認命的工會人(三)】被時代巨輪碾碎時—張麗霞
文:柏斯迪張麗霞臉上總帶幾分倦容。她經常最後一個收工,夜至凌晨。現為職工盟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加入工會逾20年。1988年遇勞資糾紛,認識了李卓人,加入了工會,後來參與理事工作。「蔡寶瓊(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說我是一個奇怪的人。」張麗霞常說自己讀書少。「像我們這類50多歲的女人,多數自小已經要幫補家計、無書讀。」她說:「很少選擇全職做工會,所以我是奇怪的。」養成工家中有四兄弟姊妹,排行...
View Article今夜月圓人盡望,一片惦念寄何方?——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內心世界
文/微光編者按:9月23日,中國教育報公布了教育部的一項調查,顯示56.6%的留守兒童希望父母回家,近七成兒童不願意到父母打工的城市讀書。中秋節臨近,在農村留守的兒童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本文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孩子自己寫的作文。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的真實的內心世界。我們一起來傾聽!2006年國慶和2007年寒假,我來到安徽一所農村初中,和孩子們在一起。剛出火車站,我就看到了大大...
View Article物流公司:沒有牆壁的工廠
文/Brian Ashton原編者按:「無線通訊和社交技術」與「全球物流行業」是既相互依賴又彼此塑造的關係。全球供應鏈是對能夠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及時生產的保證——無論是在亞馬遜上買的書,還是捷豹的排氣管。假設「非物質勞動」理論無效,大眾工人(mass worker)未死,他們只是重構了。那麼,網絡化的(networked)生產和物流會不會引起網絡化的勞工鬥爭呢?在個人經驗和持續研究的基礎上,Brain...
View Article【不認命的工會人(四)】讀書人在碼頭 ─陳欽和
文:小珊眼前的阿陳,因一頭白髮被喚作「白頭陳」。恤衫短褲布鞋,再加個布袋,走「文藝青年」風格,說話間夾帶成語及對聯,甚至英文,禁不住問:「阿陳,你教過書嗎?」一語中的,年輕時的他曾當過三年小學老師,從學校走到碼頭,再當上工人領袖,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從阿陳娓娓道來他的故事,便聽出些端倪來。阿陳出身於工人家庭,母親是南洋煙草公司的僱員,順理成章從小就讀左派學校。成長於火紅的七十年代,每天讀的是「紅簿仔...
View Article【不認命的工會人(五)】永不言休的一雙手—布麗雲
文:緣木一屋塵垢,全靠家務助理打救。在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副主席布麗雲(阿布)的一雙手下,即使家中多亂,也可令人找不出半條毛,代價卻是磨平了她十指指紋,過關入不了e-道...
View Article港醫保計劃不應盲隨星國
人口老化的議題近年不時提起,根據最新估算本港於2031年每四人有一人滿65歲或以上,長遠而見經濟負擔將會日漸沈重,不止於此,本港公院病床使用率遠高於私院,可見醫療負擔和政府責任是不容忽視的程度。然而,跟隨新加坡的醫療融資方法,強制要求在公積金內部分款項撥入保健戶口,唯恐惹來市民對其財富分配權被削弱而爭論。同時低收入人士難以有同等的保障,最終令更多市民覺得政府對貧富不均問題無能為力。推出醫保計劃是勢在...
View Article雨傘覺醒基層廚師 參選藍田單挑建制派
(獨媒特約報導)去年雨傘運動期間,在金鐘任職廚師的吳志輝(細輝),每日也穿著廚師服到佔領區支援學生,驚覺「社會唔係咁既」。傘後他組織「香港廚師聯盟」,如今再多走一步,報名參選區議會選舉,在觀塘區議會的平田選區,單挑上屆自動當選,報稱獨立的姚柏良。平田邨現任議員姚柏良,在2007年以2,622票擊敗獲1,113票的社民連的原現任議員陳昌,上屆更自動當選,今屆則遇上另類「傘兵」吳志輝。細輝說:「出嚟選,...
View Article韓國工人階級的成長與抗爭簡史
文/夏楚【編者按】在亞洲,尤其是東亞,韓國勞工運動之在八十年代興起並為全世界所矚目,是非常特別的一個事件。到今天,韓國工人階級仍然是最具戰鬥性的工人階級,儘管在這樣一個倒退和混亂的年代裡不可避免地帶上諸多缺點,但依然昭示著被壓迫者改造社會的希望。本文主要依據韓國學者俱海根《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1]...
View Article香港配音員工會成立:專業,應該被尊重!
(左起)工會幹事李家輝、主席黃志明、副主席黎家希(獨媒特約報導)配音員的聲音陪伴我們成長,但他們的真實處境,我們又知多少?現時香港的電視台只有無綫電視設有配音組,以合約形式聘用全職配音員,有線電視、Now...
View Article拿到諾獎的福利經濟學家,真的能解決分配問題嗎?
文/李紅亮、賈后明【破土編者按】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於當地時間12日下午1時,揭曉了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美國福利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Angus S....
View Article聯合國實習生遊行「討薪」:風光背後的尷尬
文/(轉載自)荷蘭在線【破土編者按】年輕人敲開第一份全職工作的大門之前,總免不了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然而,實習期間通常沒有什麼報酬,尤其是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實習。無獨有偶,聯合國歐洲總部的實習生也遭遇了同樣的經歷。於是,他們開始了遊行討薪…實習生成為新的經濟拮据人群。年輕人們怀揣著找到第一份全職工作的希望,一個接一個地做著實習,卻常常是無薪工作。問題在日內瓦的聯合國歐洲總部尤其嚴重。布里安(...
View Article勞務派遣制度下工人運動的挑戰與應對
勞務派遣制度下工人運動的挑戰與應對文/伊利傻白破土編者按:工作崗位零散化,包括派遣化是過去數十年全球各國的趨勢,勞務派遣工的濫用給全球的勞工運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勞動力的分化削弱了工人的團結,致使工會力量衰退。中國目前已成為工作零散化的重災區,僅勞務派遣工的數量在2010年就已達6000萬。只有讓所有工人加入工會,才能增強勞工在強資本面前的談判能力,才能根本抵制派遣化和零散化。盡管我國的工會時常被批...
View Article訪談天津飛鴿自行車廠老廠長:從根據地到國營工廠
訪談天津飛鴿自行車廠老廠長:從根據地到國營工廠訪談整理:老田訪談時間:二○○九年七月十六日我1924年出生在保定阜平縣,1933年上小學,楊老師是地下黨,解放後曾經擔任過察哈爾省委書記。第二年國民黨到處抓共產黨,他跑去山西,後來跑去內蒙,老師走了之後就上不成學了。1937年楊老師從外地回來,正趕上組織成立農會,全稱是農民抗日救國會,就擔任農會主任。他讓我跟他去,父親說你兩位老師比我對你都好,你就聽他...
View Article廚師踢爆區議員偷拍 以言入罪即遭酒樓無理解僱
安蔭邨君逸軒廚師楊羽中(中哥)上週六在工餘休息期間,目睹當區區議員在樓梯偷拍另一個政治團體街站,行藏閃縮,隨即喝止。中哥不值其所為之餘,也就該區議員所屬團體,在集體談判權及否決立法會以特權法調查鉛水事件的立場上,提出批評,對方並無正面回應工友的意見,反而說中哥「你識咩呀?」。後來中哥回到酒樓不久,經理向中哥表示收到投訴,問中哥有否在休息時間與人爭執,而中哥將事件如實道出之後,經理說「我想確認你係唔係...
View Article